水中余氯的测定-国标法下面这篇文献介绍了余氯检测的国标方法,供学习快速检测余氯时了解原理和准确检测时参考。转录如下:1 余氯余氯是指水经过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余留的有效氯。其作用是保证持续杀菌,以防止水受到再污染。余氯有三种形式:1. 总余氯:包括 H0C1、0C1-和 NHC12等。2. 化合性余氯:包括 NH2C1、NHCl2及其它氯胺类化合物。3. 游离性余氯:括 H0C1 及 0C1-等。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集中式给水出厂水的游离性余氯含量不低于0.3mg/L,管网末梢水不得低于 0.05mg/L。余氯的测定常采用下述两种方法,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和3,3,,5,5,-四甲基联苯胺比色法,前者可测定游离余氯和各种形态的化合余氯,后者可分别测定总余氯及游离余氯。1.2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1.2.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 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测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的游离余氯。本法适用于经氯化消毒后的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游离余氯和各种形态的化合性余氯的测定。本法最低检测质量为 0.1pg,若取 10mL 水样测定,则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01mg/L。高浓度的一氯胺对游离余氯的测定有干扰,可用亚砷酸盐或硫代乙酰胺控制反应以除去干扰。氧化锰的干扰可通过做水样空白扣除。铬酸盐的干扰可用硫代乙酰胺排除。s1.2.2 原理DPD 与水中游离余氯迅速反应而产生红色。在碘化物催化下,一氯胺也能与 DPD反应显色。在加入 DPD 试剂前加入碘化物时,一部分三氯胺与游离余氯一起显色,通过变换试剂的加入顺序可测得三氯胺的浓度。本法可用高锰酸钾溶液配制永久性标准液。1.2.3 试剂1.2.3.1 碘化钾晶体。123.2 碘化钾溶液(5g/L):称取 0.50g 碘化钾(KI),溶于新煮沸放冷的纯水中,并稀释至 100mL,储存于棕色瓶中,在冰箱中保存,溶液变黄应弃去重配。1.2.3.3 磷 酸 盐 缓 冲 溶 液 ( pH=6.5 ) : 称 取 24g 无 水 磷 酸 氢 二 钠( Na2HPO4 ) ,46g 无 水 磷 酸 二 氢 钾 ( KH2PO4 ) , 0.8g 乙 二 胺 四 乙 酸 二 钠(Na2EDTA)和 0.02g 氯化汞(HgCl2)。依次溶解于纯水中稀释至 1000mL。注:HgCl2可防止霉菌生长,并可消除试剂中微量碘化物对游离余氯测定造成的干扰。HgCl2剧毒使用时切勿入口或接触皮肤和手指。1.2.3.4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溶液(1g/L):称取 1.0g 盐酸 N,N-二乙基对苯二胺[H2N.C6H4.N(C2H5)2.2H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