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第三节《物质的跨膜运输》教学设计第三节《物质的跨膜运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本节课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程标准中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具体内容标准是: “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我理解这项要求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1、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3)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2、另外根据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分析,本节课制定的技能方面的目标是:能够正确解读坐标数据图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强调积极思考,大胆提出问题、回答问题;(2)参与讨论与交流,学会合作;(3)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本模块的第 2 章和第 3 章的内容分别是细胞的物质组成和结构,本章和第 5 章的内容都属于细胞的功能。 第 3 章介绍了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细胞膜大致的功能, 本章着重介绍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这一重要功能,其中第一节主要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而这种功能与膜的结构有关, 这样进入本章的第二节内容,能进入膜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否相同, 这正是本节课要探讨的问题。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 都与外界有物质的交换, 可见这节内容对学生理解细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有着重要意义。另外,本节内容又与本模块第五章的第 2 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以及前面所学的“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有关联的地方,同时又是对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一个很好的例证。2、教学重点(1)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2)图表数据的解读确定的依据: 该重点是由本节所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所决定的。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围绕物质进出细胞膜的几种方式展开的,因此应该将其确定为教学的重点。另外根据 《标准》所提倡的“落实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的观点,本节内容在对坐标图表分析上有较好的教学价值,因此我将“图表数据的解读”也作为了本节课的一项重点内容。3、教学难点:(1)主动运输(2)图表数据的解读确定的依据:难点( 1)主动运输与其他两种运输方式相比,较为复杂,为逆浓度梯度、消耗能量需要载体的跨膜运输,学生容易受“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浓度差与它们运输速率的关系的定向思维影响,认为也是成正比关系,故为难点;另外,“主动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