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教材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 1)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大气的受热过程 教 师 王 安 强 【 教 学 目 标 】 知 识 与 技 能 : 了 解 大 气 的 受 热 过 程 、 大 气 对 太 阳 辐 射 的 削 弱 作 用 和 对 地 面 的 保 护 作 用 ;理 解 太 阳 辐 射 和 地 面 辐 射 与 大 气 受 热 过 程 的 关 系 。 过 程 与 方 法 : 根 据 “大 气 对 太 阳 辐 射 的 削 弱 作 用 ”示意图认识 削 弱 作 用 的 三种形式及其特点; 结合“大 气 的 温室效应”示意图理 解 大 气 对 地 面 的 保 温作 用 ; 运用 大 气 热 力性质解 释一些地 理 现象。 情感、 态度与 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大 气 热 状况的 兴趣; 养成求真求实的 科学态度。通过 对 “天空的 颜色”“温室效应”的 学习,明确成因,增强 学生学以致用 的 意识 和能 力。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 力和 理 论联系 实际的 能 力,树立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 教 学 重 、难点分析】 教 学重点: 1.理 解 大 气 对 太 阳 辐 射 的 削 弱 作 用 。 2.理 解 大 气 的 温室效应。 教 学难点: 1.大 气 的 温室效应。 2.太 阳 辐 射 、 地 面 辐 射 、 大 气 辐 射 、 大 气 逆辐 射 四种辐 射 之间的 关 系 。 【 教 学 方式与方法的选择】 图文结合。 启发、 探究式教 学法 【 教 学 资源】 第1页 共6 页 多 媒 体 课 件 【教学过程】 导 入 : ①学生思考,说说自己身边气温的昼夜变化情况; ②思考: 为什么月球上昼夜温差巨大,而地球上昼夜温差比较小? ★学习主题Ⅰ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复习回顾 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提出质疑 大气为何不直接从太阳辐射中汲取热量,反而要劳驾地面呢? 学生活动 自学教材 P32 相关内容,了解大气的受热程,及大气削弱作用的环节。 设计意图 使学生初步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三种削弱作用,通过设疑导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设计意图 教师环环设问激发着学生步步为营。此时每一问题后教师的小结很重要,尤其要让学生领会吸收、散射的选择性和反射的无选择性。 设计意图 用学生比较熟悉又感觉神秘的月球与地球相比,激发大家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