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辅导讲义 教学内容 一、能力培养 因数倍数(公因数与公倍数)是小学阶段比较独特的一个章节,所以导致有些这样的题目,同学们不能很快地想到用本章的知识去解决,造成错误。 我们首先来看看纯数字的问题。这里需要记住以下定理: 1 、两个自然数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所得的商一定互质。 2 、两个数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乘积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 3 、两个数的公因数一定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因数。 例 1 :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4 ,最小公倍数是2 5 2 ,其中一个数是2 8 ,求另一个数。 同步练习: 1 、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4 ,最小公倍数是1 6 8 ,其中一个数是2 4 ,求另一个数。 2 、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1 ,最小公倍数是6 6 ,其中一个数是2 2 ,求另一个数。 2 例2 :两个自然数的和是5 0 ,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5 ,求这两个数的差。 同步练习: 1 、两个自然数的和是5 6 ,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7 ,求这两个数。 2 、两个自然数的积是5 7 6 6 ,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3 1 ,求这两个数。 例3 :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2 1 ,最小公倍数是1 2 6 ,求这两个数。 同步练习: 1 、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7 ,最小公倍数是2 1 0 ,这两个数的和是7 7 ,求这两个数。 2 、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2 ,最小公倍数是7 2 ,求这两个数的和。 3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实际应用题。 例1:加工厂加工一批零件,要经过三道工序。第一道每人每小时做1 8 个;第二道每人每小时做1 2个;第三道每人每小时做2 4 个。那么各道工序上最少应安排多少人,才能使生产顺利进行? 例2:商店用相同的价格购进甲、乙两种不同的糖果,已知甲种糖果每千克 1 8 元,乙种糖果每千克1 2 元,如果把两种糖果混在一起成为什锦糖,那么这种什锦糖每千克成本是多少元? 例3:在一条长 9 6 米的路的一侧,从一端起,每隔 4 米栽植了一棵树(两端都栽)。现在进行道路改造,将间隔从 4 米变至 6 米,那么有多少棵数不需要移动? 例4:大雪后,小林和爸爸共同步测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他们的起点和走的方向完全相同,小林每步 5 4 厘米,爸爸每步 7 2 厘米,由于脚印有重合,所以各走完一圈后只留下6 0 个脚印。花坛的周长是多少? 4 二、能力点评 一、能力培养 接下来我们一同分析简单的数论问题。 说直白一点,小学的数论问题就是围绕质数、合数,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