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要学会倾听生本课堂要学会倾听冯艳萍“倾听”主要是用耳朵认真地听,辨析他人的语言,做出自己的判断,并形成自已思想观点的过程。涵盖的意思是: 会倾听别人的诉说,努力听懂、理解,并作出积极的反应,形成自己的观点,给予正确的评价。可在日常的课堂上却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场景一:教师提出问题请学生回答,学生一脸茫然,不知所措。场景二:学生一边争先恐后高举小手,一边急呼“我来!我来!”“我,我。我!”。教师请一学生发言,该生洋洋自得,其余学生有的无心聆听, 有的为自己未有发言机会而连声惋惜、抱怨,还有的迫不及待地轻声与同桌说话。该生发言内容学生几乎不听。 该生发言结束, 其余学生要求发言的高潮再起,再请一生回答, 结果重复上一位学生的答案。唉,都是不会倾听、不懂倾听惹的祸。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听的能力培养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欣赏鼓励,激发倾听兴趣1. 言语激励。 激励学生参与到倾听中来。 也可抓其善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正在倾听的孩子, 表扬的语言越具体越好, 这样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好, 好在哪里。不足之处在哪?如: “你听得最认真,别人说的话都听懂了,真了不起! ”“你听得可真仔细,把他的优点学来了,说明你很会听啊 ! ”“这么一点小小的错误都被你听出来了,你的听力可真了不起 ! ”“你听出了他的不足, 可真帮了他的大忙 ! ”这样让学生能够及时品尝到认真倾听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2. 荣誉激励。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讨论,再根据学生的表现,评出“小医生”、 “小小评论家”、 “小博士”、“小小设计师”等。这些荣誉称号对孩子们来说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3、表情激励:更多的时候,激励是在无声中随时进行的,它与教学过程融为一体。 学生是敏感的, 教师的一些细微改变, 他们都能感受到。所以,在与学生的交往、互动中,教师的微笑、眼神中流露出的理解和欣赏,对正在倾听的学生来说都是莫大的鼓舞。有时候教师“无意”间坐到“听众”席,真诚地和学生一起聆听,让听者更感兴趣,说者倍添兴奋。欣赏鼓励有法,但无定法,只要我们发自内心的欣赏,学生一定备受鼓舞,从而认真倾听。二、示范引导,培养倾听习惯1. 洗耳恭听,捕捉契机。随着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这一切都需要教师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因此,教师自己要先学会倾听,倾听学生的发言,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