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春《社交礼仪概论》期末复习考试说明: 一、 考试实行半开卷, 形成性成绩 30%, 期末卷面成绩 70%。二、 考试题型一、 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 4 小题, 每小题 7 分, 共 28 分) 二、 问答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 每小题 15 分, 共 45 分) 三、 案例分析题( 本大题共 1 小题, 每小题 27 分, 共 27 分) 复习资料: 《社交礼仪概论》复习指导一一、 名词解释1、 称呼是指人们在日常交往中所采纳的称谓语。在人际交往中, 选择正确、 适当的称呼, 反映着自身的教养、 对对方尊敬的程度, 并体现着双方关系进展所达到的程度。2、 自我介绍是指在必要的社交场合, 由自己担任介绍的主角, 将自己介绍给其它人, 以达到使对方认识自己的目的。3、 集体介绍是指介绍者在为她人介绍时, 被介绍者其中一方或者双方不止一人, 甚至是许多人。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为一个和多人作介绍; 另一种为多人和多人介绍。4、 交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所进行的对话。它是人们彼此之间沟通思想情感、 传递信息、 进行交际、 开展工作、 建立友谊、 增进了解的最为重要的一种形式。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二、 问答题1、 称呼要注意什么? 其一, 要合乎常规其二, 要照顾习惯其三, 要入乡随俗2、 怎样确定介绍她人时的顺序? 第一, 介绍年长者与年幼者认识时, 应先介绍年幼者, 后介绍年长者。第二, 介绍长辈与晚辈认识时, 应先介绍晚辈, 后介绍长辈。第三, 介绍老师与学生认识时, 应先介绍学生, 后介绍老师。第四, 介绍女士与男士认识时, 应先介绍男士, 后介绍女士。第五, 介绍已婚者与未婚认识时, 应先未婚者, 后介绍已婚者。第六, 介绍同事、 朋友与家人认识时, 应先介绍家人, 后介绍同事、 朋友。第七, 介绍来宾与主人认识时, 应先介绍主人, 后介绍来宾。第八, 介绍上级与下级认识时, 先介绍下级, 后介绍上级。第九, 介绍上级与下级认识时, 先介绍下级, 后介绍上级。第十, 介绍职位, 身份高者与职位、 身份低者认识时, 应先介绍职位、 身份低者, 后介绍职位、 身份高者。3、 握手时双方应谁先伸手? 根据礼仪法律规范, 握手时双方伸手的先后次序, 应遵守”尊者决定法则”。具体而言, 握手时双方伸手的先后次序大致上包括如下几种情况。第一, 年长者与年幼者握手, 应由年长者首先伸出手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第二, 长辈与晚辈握手, 应由长辈首先伸出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