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娃娃家案例分析 第一篇: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最能发挥主体性的活动,也是幼儿以自己的一种独特的方式来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在游戏中孩子们与同伴商议角色分配、模仿各种角色的活动,这就促使儿童不断地认识自己,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提高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中班幼儿与小班幼儿相比在游戏中游戏兴趣显著增强,非常喜欢模仿,他们能够自己组织游戏、自行分工、扮演角色等,游戏情节丰富、内容多样化,语言学习能力大大提高,还出现了以物代物等替代行为,表征水平有了提高。幼儿将平时所观察到的大人的行为在游戏中得到实践,并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和人际交往之间的守则,在游戏中反映了生活中角色的关系,所以更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愉快性的对社会准则进行学习。 案例描述: 情景一: 游戏开始了,在娃娃家里有的做“爸爸”,有的做“妈妈”,孩子们认真、投入地扮演着各种角色。“妈妈”忙碌着,一会儿抱抱娃娃,一会在阳台摆弄植物浇花浇水,爸爸在厨房间切菜。突然爸爸叫了起来:“啊呀,宝宝尿床啦!妈妈你快来呀。”妈妈抱起了娃娃说:好像拉大便了,宝宝肚子不舒服,是不是感冒了?““妈妈”又从娃娃的小床上拿起了一条小被子,使劲地抖了两下,接着把小被子堆在了桌子上。爸爸也拿来了尿片、替换的衣服,桌子上摆满了衣服、裤子。我有点生气了,平时再三强调“爸爸”“妈妈”们要整理好娃娃家的物品,今天怎么又乱放了呢?刚想上去制止,妈妈主动上前对我说:“我们家宝宝尿床了,把衣服、裤子和被子都尿湿了,等会被子要晒一晒。”原来如此,“但是光晒晒是不行的,宝宝的脏的东西还在上面呢,要洗洗后再晒就干净了。”“妈妈”听了我的话,又开始忙碌清洗起来。爸爸、哥哥也在一旁帮忙整理。忙的比亦乐乎。 情景二: 今天,我去娃娃家作客了,刚坐下爸爸就倒了一杯茶,说请喝茶。妈妈也倒了一杯茶送到我的嘴边,哥哥拿了一个碗端到我面前说:我倒是饮料,是用橘子做的饮料,爸爸连忙改口说:“我是用棃煮的水,可以润肺,现在雾霾,你喝我的水。 ”我连忙说:“这水是热的还是冷的?”“哦我放在微波炉里转过了,现在是冬天,要和热的饮料”我连忙表示了感谢。 此时,我看见娃娃家的桌上放满了菜,热情的妈妈说:“我们今天吃石锅拌饭,还有韩国烧烤。”哦那我今天要在这里吃饭了,今天韩国烧烤都有些什么东西,放在哪里烤呢?“孩子们仿佛受到了启发,大家争着把家里整理了一番。爸爸还说:“妈妈你在家里做石锅拌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