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问题”教学设计铜仁市第八小学刘俊执教年级:五年级议题:换个角度看问题群文篇目:《苹果里的五角星》《地图的另一面》《谁比谁聪明》《掉进井里的驴子》教学目标:1.快速阅读群文,理解群文篇目的主要内容,理解换个角度的意思,体会对比的写法。2.尝试用多种思维思考问题。教学难点:理解换个角度的意思,并在阅读中初步领悟对比写法表达的好处。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群文阅读文章及阅读卡。教学过程:一、看图激趣,揭示主题。(换个角度看问题)(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跟他看到的不一样?你是怎么发现的?(换了一个方向看,换了一种颜色看,从整体和部分看有了不同的发现。)小结:有趣吗?是啊,生活中这样换角度看事情就会有许多惊喜与发现。二、带学《苹果里的五角星》1.下面我们先读一个有趣的故事《苹果里的五角星》。出示阅读小贴示:请同学们边默读边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尽量用关键词语来概括)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并用横线画出两种切苹果的方法,体会对比写法的好处,理解“换个角度”的意思。2.指名回答,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尽量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3.汇报:找到两种切苹果的方法的句子,并说说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试着说说这样的好处。3.在这里“换个角度”的意思是什么?(换一种做法)4.是的。正像同学们所选的那样,不过具体是哪一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参与讨论了,就像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前行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人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就会不同。三、阅读群文《地图的另一面》《谁比谁聪明》《掉进井里的驴子》下面,我们再快速默读另外三个故事。看看文中主人公看问题的角度又有何与众不同呢?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完成阅读卡。1.出示阅读小贴示:自主阅读文章,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用横线勾画出文中人物看问题的不同角度的相关句子,想想对比写法的好处,然后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阅读卡。(提示:提取关键信息,简介填写。)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故事进行汇报。2.谁来和大家分享自己小组的阅读收获?A《地图的另一面》(1)学生汇报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后,再汇报文中人物看问题的句子,是如何理解“人正确了,世界就正确了”的?然后谈谈对“换个角度”的理解。(换一个方向)(2)分角色读读人物看问题的不同角度的句子,你发现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B《谁比谁聪明》(1)学生汇报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后,再汇报文中人物看问题的句子,然后谈谈对“换个角度”的理解。(换一种思维,换一种想法,换一个观点)(2)奇怪,爸爸和老猴子各自都觉得自己聪明,老师请你来当裁判,你认为谁最聪明,谁的观点正确呢?(3)爸爸和老猴子尽管换个角度,观点不一样。但他们各自都高兴不已。文中那个词告诉我们了?由此还可以看出什么?C《掉进井里的驴子》(1)学生汇报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后,再汇报文中人物看问题的角度(概括说明)然后找出角色的句子读后,看问题的角度有什么不同?(农夫一开始就想埋驴子吗?刚开始驴子是怎样的心态?后来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2)那么“换个角度”你是怎么理解的?(换一种心态)(3)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面对困境,换一种心态,就可能化险为夷,改变现状。)3.这三篇文章同样采用了对比的写法,对比在他们看问题的不同角度里,再快速浏览《地图的另一面》《谁比谁聪明》《掉进井里的驴子》,选一篇说说对比的好处。小结:是的,对比的写法既能突出文章主题思想,使人明白人生道理,又能生动刻画人物形象,比单方面说更有说服力。这就是对比的好处。4.今天阅读了四篇文章,我们来比较一下,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有对比,都换个角度看问题;不同点:换的角度不同,换的是做法、方向、观点、心态,收获也不同。)5.今后,我们尝试着用多种思维看待问题,那样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就像经典名句:遇到难题,换个角度去想就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每个人理解角度不同,观点也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换个角度看问题,也许能绝处逢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四、迁移练习,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