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科协的基本知识一、中国科协及其历史沿革(一)中国科协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是中国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推动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科协的前身是“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简称全国科联)和“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简称全国科普)。1958 年 9 月全国科联和全国科普合并,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现已发展成为拥有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及其相关科学的学科组建或以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和普及为宗旨的167 个全国性学会,31 个区级科协及广泛的地方、基层组织,430 多万会员的科技团体。中国科协及所属全国性学会参加了240 多个国际民间科技组织,有 100 多名中国科学家在这些组织的领导和专业机构中任职。中国科协与台港澳地区的民间科技团体保持着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二)中国科协的历史沿革1.1950年 8 月 18 日成立“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简称“全国科联”或“科联"”和“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简称“全国科普”或“科普”)两个组织。2.中国科协自1958 年 9 月 18 日至 25 日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至今已有九届,主席为韩启德。二、科普的法制保障(一)《科普法》规定了科普的内容、性质与社会责任:2 1.科普的内容: 以公众易于理解的内容和易于接受、参与的方式,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2.科普的性质:科普是公益事业,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科普事业是国家的长期任务;3.科普的社会责任: 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社会各界都应当组织参加各类科普活动。责任单位无所不包,具体有: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科技馆〈站〉、科技活动中心和其他科普教育基地;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高等院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社会团体;科学技术工作者和教师;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等机构和团体;综合类报纸、期刊;影视生产、发行和放映机构;书刊出版、发行机构;综合性互联网站;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场所;医疗卫生、 计划生育、 环境保护、 国土资源、体育、气象、地震、文物、旅游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 妇女联合会等社会团体;企业; 农村基层组织;各类农村经济组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