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阅读题原文及答案试题内容: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材料一】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世代的公认,己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乂是经典性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做人文经典。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乂完整的精神世界。(节选自周国平《经典和我们》)【材料二】我国中美两国国民阅读调查表(选自中国新闻网)【材料三】一份调查报告:受访者是 30 位出身于工人阶层的男子,最后有 15 人成为大学教授,15 人仍在工人阶层。在挑选这 30 人的时候,研究人员确认他们出身于相似的社会环境,而且家庭创伤也相似(父母酗酒、死亡、离婚等)。15 位教授中,有 12 位有父母给他们读书或讲故事2/6;15 位工人中,只有 4 人有这种经历。15 位教授中,有 14 人小时候家中有很多图书和印刷品;15 位工人中,只有 4 人家中有书。15 位教授中,13 人的母亲与 12 人的父亲经常阅读书报杂志;15 位工人中,只有 6 人的母亲与 4 人的父亲经常阅读。15 位教授小时候都受到大人在阅读上的鼓励,15 位工人中只有 3 人受到鼓励。其中,教授组二号受访者,他是一名社会学学者,7 岁时母亲去世,被送进孤儿院,一直到 17 岁自立成人。他在进入孤儿院时备受煎熬,他不知道孤儿会发生什么事。8 岁①时,这位受访者在孤儿院图书馆发现了霍雷肖•阿尔杰的系列故事书。这个发现对他影响深远,因为它突然间了解到,尽管在孤儿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