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开除股东资格与解除劳动合同案例解析来源:胡律师网 作者:上海律师 胡燕来 所属栏目:企业裁员安置 开除股东资格与解除合同案例解析 企业高管辞退的法律适用不少企业都存在这样一个特别群体 : 他们既是股东 , 又被聘任担任一定的管理职务 , 这类双重身份的特别人群与企业因工作发……开除股东资格与解除劳动合同案例解析企业高管辞退的法律适用不少企业都存在这样一个特别群体:他们既是股东,又被聘任担任一定的管理职务,这类双重身份的特别人群与企业因工作发生争议需要辞退时,处理起来很棘手。蒋某系某电器连锁公司股东,拥有公司 5%的股权:2024 年 10 月,蒋某出任某电器连锁公司分店经理。2024 年 1 月,蒋某考取了保险代理人资格,从当年 11 月起,以保险代理人的身份兼职保险营销工作。2024 年起至 2OO6 年 8 月间,蒋某以保险代理人的身份与电器公司的下属员工签了 6 份保险合同。自 2024 年起,某电器公司总部收到多封匿名举报信,称蒋某利用职权向下属员工推销保险。2O07 年 1 月 3 日,某电器公司总店以蒋某担任保险公司保险营销员、向下属销售保险、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为由,通知蒋某解除劳动合同。电器公司总部还认为蒋某的行为损害了公司其他股东的利益,向蒋某发出开除股东资格通知书,称“自 2024 年 2 月 3 日起,因蒋某违规行为损害公司其他股东利益被公司开除,其股东身份同时亦被开除,原有股份由其他股东作价退还”。蒋某认为,自己做保险也没给电器公司带来损失,电器公司违法与她解除劳动合同,于 1 月 5 日向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请求裁决某电器公司支付其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同时要求确认公司终止其股东身份为违法行为。仲裁委员会裁决,电器公司总店向蒋某一次性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18 万元,至于蒋某诉求撤销公司开除其股东身份行为决定,仲裁庭认为不属劳动争议不予受理。仲裁书作出后,双方均不服,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当地某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用工单位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可制定单位的一些内部规定制度,来约束劳动者的日常工作秩序。本案中某电器公司曾制定了《员工手册》7《行为道德法律规范》和《指导政策》,并已经向蒋某及全体员工公示,对蒋某产生约束力。作为电器公司分店的高级管理人员,蒋某的行为已经构成对电器公司分店规章制度的违反。根据《劳动合同法》第 39 条的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