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方案教学质量既是教学工作的核心问题,也是学校的“生命线”。根据市局和中心校关于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有关精神和要求,紧紧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工作主线和任务,特制定本方案:一、规范操作,全程控制第一,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教师要根据各年级、各学科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措施,使"向45 分钟要质量"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1、把功夫下在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仔细备课。必要时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备课。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练习和作业设计。2、把力量放在课内。教师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必须遵守几点原则:(1)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2)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3)必须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在“正、活、优、清、精、显”上下功夫,即:传授知识正确,选择教法和学法灵活,课堂教学结构优化,教学流程清晰,课堂活动设计精妙,教学效果明显。努力改变我们惯用的接受式填鸭式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等形式获取知识。3、把补困加在课后。教师决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而且更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要求教师采取如下措施:(1)建立后进生成长档案;(2)任课教师必须对任课班中的后进学生做到心中有底,作业分层布置;(3)教师须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4)经常与后进学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学校加大对课堂教学的指导力度。随堂巡视和听课,不打招呼,听后个别交换意见,提出要求和建议,了解、关注和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二、突破有效训练这个难点1、精选课堂习题、作业题,加大作业收批力度。一是对作业布置实行分层次要求,有“必做题”和“选做题”,供不同学习层面的同学需要。二是做到“四有”: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2、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练习册、思维训练等作业认真批改,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第三:优化有效考核评价这一手段:1、实行单元检测质量分析制,单元结束每位教师出一份测试题,同年级统一检测。检测后试题存放于学校,任课教师要及时对每单元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2、月考、期中、由学校组织,期末由中心学校组织。实行学期教学奖制度,对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分学期进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