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一数学衔接知识指导 一般的,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后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进入高中后,内容一下子增加了很多,老师讲得很快,每堂课上需要理解和消化的知识点也非常多,学习起来感觉很难,也很吃力。从初中到高中的转变,一下很难适应,甚至有点力不从心。” 在老师在授课中,初中老师更倾向于对知识点多次的重复,学生只需“模仿”就可以取得理想的成绩。而高中老师按照模块教学,讲完一个模块以后,等这个模块的内容再次出现的时候,可能就是到高三总复习了。对于高中的数学知识,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由具体到抽象。靠模仿是不行的,要学会 “探究式”的学习。 在进入高一的这一个暑假期间,可以在以下几方面提前做好准备: 一、计算能力。高中涉及到更多的内容,而计算是一项基本技能,对于初中时候的有理数的运算、二次根式的运算、实数的运算、整式和分式运算,代数式的变形等方面如果还存在问题,应该在暑假的时候把这部分再好好复习巩固一下。若计算频频出现问题,会成为高中学习的一个巨大的绊脚石。 二、反思总结。很多同学进入高中后都会在学法上遇到很大的困扰。因为高中知识多,授课时间短,难度大,所以初中时候的一些学习方法在高中就不太适用了。对于高中的知识,不能认为“做题多了自然就会了”,因为到了高中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做题,因此一定要找到一种更有效地学习方法,那就是要在每次学习过后进行总结和反思。总结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反思一下知识更深层的本质。不妨在假期期间,就对初中的知识自己进行一些总结和归纳,梳理清楚整个初中的知识脉络。这么做一方面可以把初中的知识在总体上有一个把握,为将来学习高中知识的时候可以与其更好的衔接;另一方面,也可以摸索一下总结反思这种学习方法。 三、预习高一的知识。新课程标准的高一第一学期一般是讲必修 1 和必修 4两本。目前高中采取模块教学,每个学期 2 个模块。 必修 1 的主要内容是三部分: 集合:数学中最基础,最通用的数学语言。贯穿整个高中以及现代数学都是以集合语言为基础的。一定要学明白了。 函数:通过初中对具体函数的学习,在其基础上研究任意函数研究其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对称性,周期性等。这一部分相对有一定的难度,而且与初中的联系比较紧。 基本初等函数 I:指数和对数的运算以及利用前面学到的函数性质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这部分知识有新的计算,并且应用前面的函数性质学习新的函数。 必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