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普陀区2012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语

普陀区2012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语_第1页
1/7
普陀区2012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语_第2页
2/7
普陀区2012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语_第3页
3/7
普陀区2012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 2013.1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阅读部分80分,写作部分7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学生答题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一一对应,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阅读(8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 6 题(16 分) ①世界上恐怕只有中国人才会纠结“媳妇母亲同时落水”的问题。这个难倒了大批中国好汉的问题,如果拿来问问老外,比如美国人,回答很可能就没那么纠结了:选择另一半。 ②为什么会这样?心理学家说,因为中国人离不开妈妈,就像我们离不开自己。 ③ 2002 年,北京大学朱滢等人以中国大学生为被试者的研究首次发现: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人的记忆具有“自我参照效应”,也就是说对与自己有关的信息记得格外好,对与母亲相关信息也能记得很好,就像是记自己的事一样,出现了“母亲参照效应”。实验中,朱滢等人以中国大学生为被试对象,在 “自我参照效应”实验的经典范式上再增加了母亲参照条件。比如问“‘勤劳’一词适合描述你的母亲吗?”通过类似问题让参与者在思考这些问题时将“勤劳”这个词汇和母亲联系到一起。所有被试者通过类似方法将不同的词汇和不同的对象联系到一起,再测验其记忆效果。结果发现,当记忆材料与母亲挂钩时,其记忆成绩与自我相联系的一样好,两者都优于其他条件下的成绩,包括名人作为参照条件。就是说,对中国人而言,不仅与自己相关的事能记得更好,与母亲这一“重要他人”相关的事也具有相同的记忆效果。这与西方文化背景下参与者的实验结果大相径庭。对西方人而言,“母亲”与“总统”这个概念是一样的,都不及被试者对与“自我”相关的材料记得更好。 ④中国人独特的“母亲参照效应”说明母亲在中国人的“自我”中具有重要位置。从婴儿时建立的依恋,到成年后,“母亲”依然以这种方式存在于中国人的生命里。对中国人而言,“对母亲的情感”似乎并不难理解也并不陌生:在我们幼时的回忆里,往往离不开母亲的身影;当男孩长大后,尽管在外面呼风唤雨,回到家里还是母亲的孩子;甚至问及奥运冠军“最想把奖杯送给谁”时,母亲也会是得票最高的。 ⑤为什么母亲对中国人具有独特的意义呢?这与“自我概念”的文化背景有关。一般来说,“自我”包含了与自己有关的个性、身体特征、职业等许多内容。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自我概念表现不一样。在文化心理学界,斯坦福大学社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普陀区2012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语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