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理论课一、乒乓球概述二、球拍的种类及握法三、横拍握法及基本站位四、乒乓球比赛规则和裁判法四、乒乓球比赛规则和裁判法1、乒乓球的起源1、乒乓球的起源1)、19世纪末起源英国,1980年丁·吉布先生称为乒乓球,网球是乒乓球运动的前身。2)、落台时发出“乓”的声音,故而又称“乒乓球”。2、乒乓球运动的特点2、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对抗性强、速度快、旋转强、精度高,球体小而轻,击球距离近,变化多而复杂,有较强的趣味性。打乒乓球是室内活动,不受季节、气侯的影响,也不受性别、年龄和身体的限制,没有身体接触,伤害事故少,易于开展和普及。3、乒乓球的发展3、乒乓球的发展1、全盛时期(1926-1951)2、日本弧圈打法称霸乒坛(1952-1959)3、中国直拍快攻打法崛起世界乒坛(1959-1965)4、欧洲复兴和欧亚对抗(1966-1979)(弧圈结合快攻打法)5、欧亚激烈对抗中国再创辉煌(1980---)4、国际乒联的标记4、国际乒联的标记贯穿于球网是一只球拍,以突出乒乓球运动:F”上有一点,象征乒乓球的形状,并和字母合成一个运动员躯体图案,球拍下端的一条平行线段,代表着球台。1)、乒乓球器材1)、乒乓球器材1)、乒乓球38毫米40毫米小球大球大球比小球旋转减少23%,球速慢13%,弹力高少4.7毫米2)、乒乓球台2)、乒乓球台274厘米152.5厘米墨绿色或蓝色中线183厘米高76厘米(二)球拍的种类及握法(二)球拍的种类及握法拍柄拍肩拍边拍头底板底板胶皮和海绵胶皮和海绵胶皮海绵分类分类1)、正胶(中长胶、生胶)胶皮颗粒向上海绵胶皮底板2)反胶胶皮颗粒向下海绵胶皮底板二、球拍的握法:直拍、横拍的握法三、横拍握法及基本站位横拍握法及基本站位三、乒乓球比赛规则和裁判方法三、乒乓球比赛规则和裁判方法1、竞赛规则回合:球处于比赛状态的一段时间:执拍手:正握着球拍的手。击球:用握在手中的球拍或执拍手手腕以下部分触球。(按该定义,在一个回合中,如果一个运动员的球拍掉了,他试图用刚才握着球拍的手击球将是不合法的,但在比赛中运动员可以左右手交替执拍击球)。不执拍手是:未握着球拍的手。阻挡:对方击球后,处于比赛状态的球尚未触及本方台区,也未超过比赛台面或其端线,即触及本方运动员或其穿带的任何物品。超过或绕过球网装置:球从突出台外的球网装置之下或之外经过,或回击的球越过球网后又弹回过网,均应视作已“超过或绕过”球网装置。合法发球:端线及其延长线之后、台面之上、身体的最远端、必须将球抛起16厘米高、经过最高点降落时才能击球。比赛状态:从发球时,球被有意向上抛起前,静止在不执拍手掌上的最后一瞬间。到该回合被判得分或重发球。抛球高度球必须抛离非执拍手不得低于16CM抛球位置执球手应在整个发球过程中位于台面以上、端线垂直面以外重发球:触及球网装置、裁判员认为接球员或同伴未准备好、发生运动员无法控制的干扰(运动员受伤)、纠正发球接发球次序错误而中断回合、比赛环境受干扰(停电、场外进球等)警告、双打错发错接。一局比赛:先得11分的一方为胜方。10比10后,先领先对手2分的一方为胜方。一场比赛:由单数组成,可采用五局三胜或七局四胜制。合法还击:对方发球或还击以后,本方运动员必须击球,使球超过或绕过球网装置,或触及球网装置后,再触及对方台区。下列情况判失一分:未能合法发球、未能合法还击、阻挡、连击、球连续两次接触本方台区、用不符合规定的拍面击球、运动员或穿带的任何物品移动台面、不执拍手触及比赛台面、运动员或穿戴的任何物品触及球网装置、在双打中,运动员击球次序错误、轮换发球被接发球方连续进行了13次合法还击。选择发球、接发球和方位:每场比赛用抽签的方法确定首先选择者,胜方可以:A、选择先发球或接发球,则负方选择方位。B、选择方位,则负方选择先发球或接发球。在双打比赛中,得到发球权一方可以决定由谁先发球,接球方应决定谁先接发球,以后各局首先发球一方可以决定任何一人先发球。发球和接发球次序及方位:A、单打比赛:每2分交换发球,接发球一方即成为发球的—方,依次类推,直到一局结束;或直到双方的比分都达10分,这时发球次序仍然不变,但每人只轮发1分。BA轮换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