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四方实验小学 “生本智慧课堂” 研讨课展示教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小学数学学科)青岛四方实验小学姓名郭晓彦教学内容分析:小学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82— 84 页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操作学具,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2. 通过操作、观察、想象、归纳、概括等活动使学生经历建立立体图形表象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 在操作和探索的过程中, 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教学重点: 正确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教学难点: 掌握特殊长方体的特征。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的。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青岛四方实验小学 “生本智慧课堂” 研讨课展示教学设计立体图形, 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 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教学准备:教具: 小视频(磁力片)长正方体框架、长正方体物品、土豆学具: 长方体、正方体实物、长方体正方体框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欣赏小视频,引出课题——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 由磁力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直观理解由平面图形(正方形和长方形) 拼凑成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二、自主实践,探究新知(一)认识长方体的三要素1. 手切土豆,认识长方体三要素。(1)同学们都准备了长方体物品,老师没有带来长方体物品,带来一个土豆,我要把它变成一个长方体。(2)切一刀你发现什么了?(出现一个面,平平的。 )(板书:面)(3)平面朝下,垂直向下再切一刀,你发现增加了什么?(一个平面,两面相交于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叫做长方体的棱)(板书:棱)(4)将某一平面朝下,垂直两平面再切一刀,出现了几条棱?(三条棱)这三条棱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板书:顶点)摸摸顶点,有什么感觉?由一个顶点能引出几条棱?(5)继续切下去,就可以得到一个长方体。【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是要让学生在观察中认识长方体面、棱、顶点等各部分名称,体会感受面、 棱、顶点的产生过程。 从中发现长方体中面棱顶点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