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一. 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分析人机关系是人机工程学研究中的一部分内容, 是技术设计活动中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 本节内容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剖析了人机关系的丰富内涵, 指出了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 产品是为人服务的, 设计产品时,要力求人机关系合理,渗透“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使学生熟悉有关设计的分析方法方面的知识,为后续学习中关于设计方案的构思、交流、评价、优化作准备。重点难点分析⑴重点: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使学生形成“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⑵难点:由于人机关系隐含在产品的设计中,因而对人机关系中各层面上丰富内涵的领悟、评价有困难。.学习目标⑴知识与技能:①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让学生对“机”形成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②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③了解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⑵过程与方法: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充分讨论、 交流自己的看法;积极参与实际体验,获取感性经验;学会通过亲身体验、调查、访问的方式,或者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获取资料的方法;学会归纳总结,初步学会评价产品的分析方法。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师生互动、同学间的相互协作、亲身体验等积极的学习方式中,体验获取知识的乐趣;建立科技服务于人与社会的观念,树立产品设计要“以人为本”的理念; 选择适当的案例和练习题材, 可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培养节俭的美德,强化学生对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往往是不经意地使用产品,虽然对人机关系的概念是陌生的,但对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应用是有经验的。通过简单而熟悉的事例的分析,学生容易形成人机关系的概念,但人机关系的内涵是丰富的,在各个不同的层面上有各种不同的人机关系,使“人”与“机”之间构成复杂的联系,如何深刻领悟人机关系的内涵,如何评价产品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是学习难点。三.教学设计思想人机关系中,“机”为“人”服务,产品设计的目的,就是要满足人的客观需求和心理需求. 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 ?这就要明确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要使人机关系尽量合理 , 就要了解设计中要考虑的一般因素, 这是教学设计的主线。教学中,采用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围绕“人机关系”,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启发学生讨论交流、形成概念。通过一例复杂案例的分析讨论,使学生深刻理解人机关系的内涵。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