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08年浙江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

2008年浙江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_第1页
1/8
2008年浙江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_第2页
2/8
2008年浙江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_第3页
3/8
2008 年浙江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二、给定资料 1.1979 年 12 月 6 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外宾时,使用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小康”。从此“小康”与改革开放一起,深入中华大地,成为亿万中国人的共同追求。 小康生活啥模样?不同年代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上世纪 80 年代,人们这样描述小康生活:“吃得饱,穿得暖,过年能吃饺子,手里有零花钱”。今天,人们对小康的描述已发生了变化:“小康就是收入不断增加,有余钱买点股票、基金,有时间出去转转。” 从“解决温饱”,到“更加宽裕”,从“总体小康”到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发展和完善,表明党对什么是小康社会、如何建设小康社会认识的飞跃。 2.改革开放前,浙江省是一个落后的农业省份。10.18 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活着 3700 多万人口(现为 4900 多万人)。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等要素禀赋供给不足,一次性能源 95%靠外来输入。上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浙江人迈出外出务工、推销的第一步,温州修鞋匠、理发师、弹棉郎,东阳、诸暨、上虞等地的建筑工,永康的五金匠,台州的豆嫂、工匠等几十万浙江务工推销大军,不畏艰辛、歧视,走向全国各地艰苦营生,实现了创业资本的原始积累。80 年代后期到 90 年代中期,浙江经济迅速崛起,又一次出现浙江人外出经商办厂的高潮,他们在全国各地开店办厂,创办各类专业市场,带动浙江产品走向全国。上世界 90 年代末到本世纪初,浙江人又开辟了外出投资创业的第三次高潮,在省外乃至国外建立生产基地、研发基地和销售市场,不断扩展浙江的发展空间。从 2003 年开始,浙江人又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建设“平安浙江”、“文化大省”和“法治浙江”上下功夫。在这一过程中,浙江率先发展个体、私营、股份合作制、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经济形式,率先对集体经济和国有经济进行市场化改革,探索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形式等,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3.2006 年,浙江全省生产总值 15649 亿元,5 年年均增长 13.6%,人均生产总值 31684 元,年均增长 12.5%,地方财政收入 1298 亿元,年均增长 25.4%。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社会全面进步,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活力最强的省份之一。 从 1978 年到 2005 年,浙江省经济总量从 124 亿元增加到 13438 亿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08年浙江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