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第七个月宝宝的体能训练 训练宝宝爬行的重要性 爬行是宝宝在婴儿期体能发育的一个重要过程。宝宝爬行的标准动作,首先是头颈仰起,然后利用双手支撑的力量使胸部抬高,最后由四肢支撑着体重向前爬行。 由于宝宝在 7 个月时全身的肌肉还在逐步发育阶段,爬行的动作也不协调,所以大多是匍匐爬行,也就是利用腹部的力量在进行身体的蠕动,在四肢不规则划动的作用下,宝宝往往不是向前进,而是向后退,或者在原地转动。但是,这个阶段过去之后,接下来的就是标准的爬行动作了。 不管宝宝的爬行动作标准与否,都会使宝宝的手、脚、胸、腹、背、手臂和腿的肌肉得到锻炼并逐步发达起来,四肢的协调能力也得到很大进展,为以后站立和行走打下基础。爬行是宝宝婴儿期比较剧烈的全身运动,爬行时能量消耗较大。据有关实验表明,爬行运动与坐着相比能量消耗要多出 1 倍,比躺着要多出 2 倍。由于能量的较大消耗,大大提高了宝宝的新陈代谢水平,所以爬行可使宝宝食欲旺盛,食量增加。宝宝就吃得多,睡得香,身体也长得快和结实。 宝宝学会爬行以后,由于扩大了视野和接触范围,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刺激大脑,可以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并使宝宝眼、手、脚的运动更加协调。因此,宝宝爬得越早、越多,对增进宝宝的智力进展,提高智商水平越有积极意义。而且能增强宝宝小脑的平衡与反应联系,这种联系对宝宝日后学习言语和阅读也会起到良好的作用和影响。 训练宝宝爬行的方法 宝宝出生以后,运动系统逐渐发育完善,所以总是静静地躺着睡觉。等出生 2~3 个月后,宝宝就可以仰头了。随着月龄的增加,到 7 个月左右时,就开始学习爬行了,到了 8~9 个月的时候,经过一个时期的训练就可以用手和膝盖爬行,最后进展为两臂和两脚都伸直,用手和脚爬行。所以说,宝宝的手臂和双腿必须协调才能完成这一动作。为了让宝宝尽快缩短学习爬行的过程,妈妈和爸爸就要有意识地教宝宝练习爬行。 首先,要有一个适合爬行的场地,比如在一个较大的床或木质地板上,铺上毯子或泡沫地板垫。但无论是什么场地,都要平整而软硬适当,以免假如场地太软,宝宝爬起来就比较费劲;假如场地太硬,不仅爬起来不舒适,而且还可能使宝宝娇嫩的手和膝盖受到损伤。同时,爬行场地要保证洁净卫生,以免宝宝受到细菌感染。 其次,训练时妈妈或爸爸要给予适当的协助。假如宝宝的腹部还离不开床面,妈妈或爸爸可用一条毛巾兜在宝宝的腹部,然后提起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