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追忆冯其利先生

追忆冯其利先生_第1页
1/14
追忆冯其利先生_第2页
2/14
追忆冯其利先生_第3页
3/14
追忆冯其利先生2014 年 11 月 24 日晚 7 时半,冯其利先生因脑梗引发肺部感染不幸驾鹤西去。 噩耗顿时传遍京城史地民俗界和朋友圈,令人哀痛惋惜。 许多媒体和报纸也跟进报道:冠以 “清王坟研究第一人”,“平民清史学家 ”,“著名满族民俗学者”,“草根熬成大学者 ”等标题,报道了这一不幸的消息和老冯的生平。更有人称其为 “京城奇人 ”。老冯生于 1949 年 10 月,自幼在老北京胡同中成长,青年时赶上文革动乱, 学业荒废。后来他被分配到北京压缩机厂当工人。工作后,他对本职工作并没太上心,却在热心师傅的引导下,利用业余时间抓紧学习, 先后自学了日语和明史。1978 年,他认识了原《学习》杂志主编、后任科普出版社总编的郑公盾先生,通过为郑先生整理抄写稿件,接触到许多国内知名学者并时常求教,学识得到极大提高。 后来他渐渐对清史和北京史地民俗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利用郑先生的国图专家借书证,反复研读了《清史稿》,浏览了大量研究清史的书刊,做了大量阅读笔记和心得。老冯于80 年代初首次在 《北京晚报》 上发表文章, 以后多有文字被各家报刊登载。目前他传世的专著有《清代王爷坟》《寻访京城清王府》《京郊清坟探寻》 (杨海山协助整理出版) 。他曾协助几家出版社、图书馆及档案馆编辑了《爱新觉罗宗谱》《民国北京名人地址索引》《石景山文物胜迹大全》 《朝阳区地名志 (墓葬部分)》《门头沟地名志(墓葬部分)》等。他还与友人杨海山共同编纂了满族沙济富察氏、费莫氏宗谱等文献。圈里人明白,若不是他过早地离世,老冯还能写出很多有价值的作品。探寻神秘王爷坟1982 年 7 月,老冯偶从《北京晚报》上获悉,辽宁抚顺萨尔浒古战场开放, 展出的众多石刻都是清初从北京西郊隆恩寺运去的。出于好奇,老冯在休息日去了隆恩寺。 他沿着山路走上去,发现该地有一处规模巨大的墓地遗址,当时还保留有多个直径近十米的夯土宝顶和建制豪华的地宫,残留的虎皮墙, 四周还有散落的石料和挺拔的白皮松等遗存。经打听, 才知此处是清代的一处王爷家族墓地, 可谁也说不清这些被埋葬的王爷是谁?好较真的他几番询问,打听到了溥杰先生住在护国寺街的一所四合院,就前去拜访素未谋面的溥杰先生。老冯大胆地敲开了溥杰先生的家门,开门的正是溥老先生。说明了来意,溥老热情接待了他,可他也说不清墓主是谁, 但溥老告诉他清代宗室王公在北京及周边有众多家族墓地, 建制讲究,等级严格,...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追忆冯其利先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