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杰,字彦辅,蔚州人。父铭,御史。杰举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隆庆元年,巡抚畿辅。冬,寇大入永平,疏请蠲被掠地徭赋,且言:“比年罚行于文臣而废于武弁,及于主帅而略于偏裨,请饬法以振国威。”俱报可。行人 : 1、出征的人。 杜甫《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2、官职名。《周礼· 秋官司寇》之所属有大行人 ,掌管接待宾客之礼仪;又有 小行人 ,职位稍低。大行人掌接待诸侯及诸侯的上卿之礼,小行人掌接待诸侯使者之礼,并奉使前往四方诸侯。春秋战国时各国都有设置,至秦设“典客 ”,以接待远方的宾客。汉景帝中六年改名“大行令 ”,武帝太初元年更名“ 大鸿胪 ”,属官有行人、译官、别火三令、丞。隋唐以后,鸿胪寺卿以赞导礼仪为职,已与大行人之职不同。明设行人司,虽取《周礼》“行人”之名, 而性质不同。 行人司置“司正”及左右“司副”,下有“行人”若干,以进士充任,掌管捧节奉使之事,凡颁诏、册封、抚谕、征聘诸事皆归其掌握。在京官中地位虽低,但声望甚高,升转极快。初中之进士,以任此职为荣。清代废止。3、指活着的人。 金· 元好问《续夷坚志· 护兰童子》 :“‘夙缘还却三生债,不道未归人断肠。’未归人,用死者为归人,生者为行人之义。”畿辅 : 畿,指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后指京城所管辖的地区;辅,古代夹在车轮外旁的直木,每轮二木,用以增加车轮载重支力,后引申为指京城附近起辅卫作用的郡邑,历史上最著名的是汉代京城长安的 “三辅”:汉京兆、左冯翊、 右扶风。 再后来引申为 “帮助,佐助,辅佐(协助,多指政治上) ”。“畿”“辅”合称一般指京都附近的地区。蠲: ju ā n,本来指在同一弦上急速抹勾,连续出二声,这是蠲一根弦的弹法。如果是蠲两根弦,并不是按前法先后连作两次,而是在急速连抹相邻的两根弦后,无名指随即捂住前一弦的余音。后来引申为“积存、除去、驱出、祛除、免除、去掉、清洁”等义,视不同情况通“捐”“涓”。比年 : 每年;连年 。《礼记· 王制》:“诸侯之于天子也,比年一小聘。 ”王安石《上曾参政书》:“某亲老矣,有上气疾之日久,比年加之风眩,势不可以去左右。”武弁 : 又称“武弁大冠”“繁冠”“建冠”,为汉代武将所戴之冠 。由赵惠文冠演变而来,秦汉用其遗制,称武弁,也称武冠,多为武官的礼冠。后来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武弁也指代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