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健康教育处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健康教育促进材料1.去除病因和诱因:避免各种致病因素,尤其是吸烟、环境污染、感冒等,避免粉尘、刺激性气体的吸入;注意保暖,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有条件者改善生活环境。2.营养支持: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二氧化碳潴留患者适当控制糖类的摄入量,以免加重病情;少食多餐,避免油腻、辛辣和易产气食物(如汽水,啤酒,豆类、马铃薯等),以免腹部饱胀,影响呼吸。便秘者,应多进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心、肝、肾功能正常的病人每日饮水1500ml以上。3.体育锻炼:选择空气清新、安静的环境,进行步行、慢跑、气功、体操、太极拳等体育锻炼。病情较重的,可以进行床边活动。锻炼以不感到疲劳为宜,坚持锻炼有利于提高体力、耐力和抵抗力。但在潮湿、大风、严寒气候时,应避免室外活动。4.呼吸肌锻炼:①腹式呼吸法:a)体位:取立位、坐位或平卧位,初学时,半卧位容易掌握,半卧时两膝半屈。b)方法:两手分别放于前胸部和上腹部,用鼻缓慢吸气时,腹部松弛(腹部手感向上抬起)胸部手在原位不动,抑制胸廓运动;呼气时,腹部收缩(腹部手感下降)。②缩唇呼气法:呼气时腹部内陷,胸部前倾,将口缩小(呈吹口哨样),尽量将气呼出。吸气和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尽量深吸慢呼,每分钟7~8次,每次锻炼10~20分钟,每天锻炼两次。5.家庭氧疗:坚持长期家庭氧疗,可以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延长生命。每天吸氧10~15小时,氧流量2升∕分(氧浓度29%)。注意供氧装置周围应严禁烟火,防止氧气燃烧爆炸;导管可以每天更换,防止堵塞;氧疗装置应定期更换、清洁、消毒。有条件者最好购置制氧机。6.避免诱因:预防感冒和慢支炎急性发作,遵医嘱合理用药,避免滥用药物。如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明显时,应该及时就诊。7.预后:COPD是一种慢性病,家属和病人应该正确对待,坚持康复治疗。关键是要积极防治,延缓病情发展。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健康教育教育促进材料1.去除病因和诱因:鼓励戒烟,避免吸入粉尘、刺激性气体,尽量避免进入空气污染、有传染源的公共场所及接触上呼吸道感染者。注意保暖,避免进出温差大的地方。2.避免或减少急性发作:预防感冒,坚持家庭氧疗;定期随访,合理使用治疗药物。3.饮食与营养:限制钠盐的摄入,进食高纤维素、易消化的清淡饮食,防止便秘;避免含糖高的饮食,以免引起痰液黏稠;少量多餐,减少用餐时的疲劳,进食前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促进食欲。4.环境和休息:保持环境安静,空气新鲜。病情严重时,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探视,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或坐位,有利于减轻呼吸困难和心脏负担。5.体育锻炼:锻炼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长期卧床的病人,应协助定时改变体位、拍背,有效咳嗽;鼓励病人在床上进行缓慢的肌肉松弛活动,如单侧上肢(左右轮流交替)前伸、握拳,保持5秒后,松弛平放床上,单侧下肢(左右轮流交替)抬离床面,保持5秒后,平放床上等;还可以进行腹式呼吸、缩唇呼气等呼吸功能锻炼。6.中西医结合:综合措施,进行“冬病夏治”。7.预后:肺心病经过积极治疗,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如反复发作,则预后不良。支气管哮喘健康教育教育促进材料1.避免哮喘的诱发因素:避免摄入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鱼、虾、蟹、蛋类等;室内不种花草、不养宠物;经常打扫房间,清洗床上用品;在打扫和喷洒杀虫剂时,让病人离开现场等;尽可能控制、消除症状和复发。2.环境要求:居住环境保持空气清新,通风,温湿度适宜,房间布局力求简单。尽可能不使用地毯、毛毯,同时家中以不养宠物为宜。3.休息和活动:哮喘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出汗时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物,防止受凉,避免感冒。4.饮食与营养:饮食以营养丰富,清淡饮食为宜。除避免食用可诱发哮喘的饮食外,对于一些碳酸饮料,含色素或防腐剂的熟食,以及刺激性食物也应尽量避免,同时应注意不要暴饮暴食。哮喘发作时,注意多饮水,一般每天2500~3000ml,以稀释痰液利于排出。5.体育锻炼: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尽可能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