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教学方法B.教师C.学生D.学习过程2、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教育心理学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并注重与教育实际相结合。这一时期是教育心理学的()A.初创时期B.成熟时期C.发展时期D.完善时期3、小刚一做完作业,家长就不再批评他,使他逐渐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这是运用了行为原理的()A.正强化B.负强化C.呈现性惩罚D.取消性惩罚4、学生由对学习成绩(排名的)过分重视而激发的学习动机是()A.认知的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ﻩC.附属内驱力ﻩD.外部学习动机5、在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叫总括学习,也叫()。A.下位学习ﻩB.上位学习ﻩC.并列结合学习D.符号学习6、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来说属于()A.类属学习ﻩB.总括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命题学习7、列提纲属于学习策略中的()A.复述策略ﻩﻩB.元认知策略ﻩC.精细加工策略ﻩD.组织策略8、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属于()A.复述策略ﻩB.元认知策略ﻩC.精细加工策略ﻩD.组织策略9、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题目浏览、测查、完成情况的监视及对速度的把握主要采用了()A.认知策略ﻩB.元认知策略C.管理策略D.复述策略10、一个学生过分害怕猫,通过让他看猫的照片,谈论猫,远看猫到近看猫、摸猫、抱猫,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这是行为训练的()A.全身松驰训练B.系统脱敏法C.行为塑造法ﻩD.肯定性训练11、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肯定性训练()A.消除敏感反应B.消除肌肉紧张C.呈现厌恶刺激D.公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12、班主任采取通过全班同学讨论协商建立行为准则并约束行为的方式来实现课堂管理。这种管理利用的是()A.群体凝聚力B.群体规范C.课堂气氛D.从众13、在师生关系中,“亲其师而信其道”反映了教师哪项特征对学生的影响?()A.知识B.认知C.人格D.技能14、下列不属于专家教师与新教师的区别的是()A.专家教师课时计划以学生为中心,细节考虑周到B.专家教师有一套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C.专家教师注重回顾先前知识D.专家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15、对一个插班的新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教师就同一内容连续讲了10遍,学生还没有掌握好。若要改变这种教学状况,此时教师最需要反思的是自身的()A.表达能力B.知识水平C.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意识D.组织能力二、填空题1、在学习与教学的要素中,学习的主体因素是________。2、教师在讲授“雷达的工作原理”时,先让学生讨论了对“回声”的了解,接着将雷达的工作原理与类似的回声联系起来,他运用的技术被称为______3、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_________。它有________功能、________功能和________功能。4、遗忘的动机说是________提出来的。5、常见的精细加工策略有记忆术、________、________、提问、________与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6、心理教育的对象以________学生为主。7、影响群体与成员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________。包括群体凝聚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课堂里的人际关系等等。8、教师人格特征中有两个特征对教育的影响最显著,即______;教师富于______。三、简单题1、.一名专家到一所学校考察学生的地理知识。她浏览了一下课本,向学生问道:“假如你在地下挖一个几百米深的坑,坑底比上面是热还是冷呢?”没有学生能够回答。这时,教师对专家说,“我确信他们是知道的”。于是教师向学生问道,“地球的内核是什么样的状态?”“地球的内核是火热的熔岩”,同学们齐声回答。试问,为什么原本有意义的知识学生只能如此死记硬背?请根据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对此现象进行分析。2、有些学校采用“学分银行”(即学生在期末分数没达到家长要求时,可达成一个归还协议,再向学校借贷所需分数)的分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试用动机的有关理论来分析之。3、简答或论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4、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是什么?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