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发育教学设计青州市庙子镇初级中学田宝玲教材分析《青春期发育》这节课是济南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人类的生殖和发育》一章中的内容,是前一节“婴儿的诞生”的深入与延伸,又是下一节“计划生育”的前提与基础。在教材的内容设计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本章教学内容中最重要的一节。这一节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只有了解了这些内容,才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本课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心理变化,正视心中的烦恼,明确在青春期更需要集中精力学习。学情分析由于学习的对象是初二年级的学生,对青春期的理解有许多误区,对性的理解也有许多误区,特别是在课堂上学习这一章节时,许多学生会“不好意思”或“欲言又止”等,因此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重点突破学生难于启齿的问题,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青春期的变化、困惑,健康地度过青春期。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内容基本策略青春期的生理变化通过对自绘的、课本的图片资料进行比较、分析、讨论,总结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及其重要标志。通过分析两个情景小故事、通过视频回顾,使学生明白遗精和月经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要养成青春期卫生保健的良好习惯。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健康成长利用书本提供的图片资料,自主选题,自演短剧,概括出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独立性、依赖性、封闭性。通过编写一个小品的结尾,学会正确与异性交往,建立健康的友谊,集中精力学习。寄语未来通过学生的诉说,再次感悟到青春期是黄金时期,要集中精力学习。教学目标设计知识目标1.描述青春期的身体变化2.描述青春期的心理变化3.懂得青春期的卫生常识能力目标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指导自己健康度过青春期。情感态度:1. 养成青春期卫生保健的良好习惯。2.关注自己和同学的身心变化,共同健康地度过青春期。教学重点和难点: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变化及其卫生课前准备 :按性别组成讨论小组(每小组5~6人)学生准备:根据收集历年的身高数据,模仿课本绘制自己的身高增长曲线坐标图教师准备:《生理知识》视频资料、歌曲《小小少年》、《阳光总在风雨后》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播放音乐,显示《小小少年》的歌词,提问:这位少年有哪些变化呢?我们又有哪些变化呢?边听边看边思考少年的变化,说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