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内容:五数下 p22〜23 页的例 1、例 2 和“练一练”,练习四的第1〜4 题。教学目标:1、学生在倍数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活动操作,自主探索和理解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能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和公倍数。2、学生用列举的方法找到 10 以内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并能在解决问题的比较中探索简捷的方法,实行有条理的思考。3、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与同伴实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水平,获得乐于思考、言必有据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自主理解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掌握 10 以内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用简捷的方法求两个数的公倍数教学准备:1. 长 3 厘米、宽 2 厘米的长方形纸片 16 张并装在信封里;边长 6厘米和 8 厘米的正方形操作模纸;2. 红棋和黄棋各一枚。3. 课件与视频展示台等教学过程:一、激活旧知:初步感知“公有”现象谈话:每位同学手中都有标上号码的信封,听清楚老师的口令,符合要求的同学请你举起号码站起来“号码是 4 的倍数请起立……”“号码是 6 的倍数请起立……”(确认无误后坐下)设疑:两次站起来的同学举起号码,12、24、36 号站起来两次。那么 12、24、36 与 4 和 6 有什么关系呢?(学生知道 12、24、36 分别是 4 的倍数,也是 6 的倍数)导课: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这种新的倍数关系。【设计意图:利用和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已有学习经验,既为课堂学习新知找准了生长点,又能调动学生探索新知的积极性】二、操作探索:渐进建构公倍数的意义1. 操作感知出示例 3:用长 3cm、宽 2cm 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边长 6cm 和 8cm的正方形,能铺满哪个正方形?学生活动铺一铺并在小组里交流。2. 交流展示指名在实物展示台铺一铺,说明自己的摆法。提问:通过操作,你有什么发现?(能够铺满边长 6 厘米正方形,但不能正好铺满边长 8 厘米的正方形)3、理性分析(1)能铺满的原因分析:用长 3cm、宽 2cm 的长方形纸片铺满边长 6cm 的正方形,长方形的长和宽各铺了几次?能够用怎样的算式表示?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回答板书:6 三 3=26 三 2=3)提问:6 三 3=2 表示()是()的倍数。(课件)6^2=3 呢?概括: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 6 分别与 2 和 3 的倍数关系,完成填空:()既是()的倍数,又是()的倍数。明确:因为 6 既是 3 的倍数,又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