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查房:骨软骨肉瘤台启志2018-5-24什么是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髓腔骨肉瘤最常见发生于髓腔者为中心型,发生于骨膜者为骨膜型,另有少数可发生于软组织。肿瘤好发于四肢长骨与骨盆,也可见于椎骨、骶骨、锁骨、肩胛骨和足骨。。骨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高(居原发性骨肿瘤中第二位)好发年龄:10-20岁好发部位:生长活跃的长管状骨干骺端性别比例:男/女=2/1一般情况:软骨肉瘤:是从软骨细胞发生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由肿瘤性软骨细胞及软骨基质组成。发病原因不明,本瘤是从软骨细胞或间胚叶组织发生,并起源于躯体任何软骨内化骨的骨骼。实验性病理认为软骨肉瘤与病毒感染有关,而边缘型软骨肉瘤与遗传因素有关。什么是软骨肉瘤骨肿瘤的恶性程度排行较高第二位骨肉瘤44.60%软骨肉瘤14.20%纤维肉瘤6.60%骨髓瘤6%尤文肉瘤4.60%恶性骨巨细胞瘤4%骨肉瘤的好发部位股骨下端、胫骨上端(恶性)脊柱、骨盆、肩胛骨(转移性骨肿瘤)膝关节和肘关节以远骨骼(良性)分型软骨肉瘤是颇为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骨肉瘤,其发病年龄多在中年以后,多见于40~70岁。根据部位根据有无原发病中心型(发生于髓腔)周围型(发生于骨表面)原发型(发生于正常骨)继发性(发生于已有的病变)中央型周围型分型临床表现1.疼痛肿瘤部位发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是骨肉瘤非常常见和明显的症状,由膨胀的肿瘤组织破坏骨皮质,刺激骨膜神经末梢引起。早期疼痛常于轻伤后突然发生,肿胀开始轻微,以后逐渐加重,呈偏心性梭形肿胀。多为隐痛,持续性,在活动后疼痛加重。夜间痛较明显。患部出现包块,包块增长速度常以月计,当肿块明显增大时可出现邻近关节的反应性积液,关节活动受限。早疼痛可由早期的间歇性发展为数周后的持续性,疼痛的程度可有所增强。下肢疼痛可出现避痛性跛行。临床表现2.肿块随着病情发展,局部可出现肿胀,在肢体疼痛部位触及肿块,伴明显的压痛。肿块增长迅速者,可以从外观上发现肿块。肿块表面皮温增高和浅表静脉显露,肿块表面和附近软组织可有不同程度的压痛。因骨化程度的不同,肿块的硬度各异。肿块增大,造成关节活动受限和肌肉萎缩。临床表现3.跛行由肢体疼痛而引发的避痛性跛行,随着病情的进展而加重,患病时间长者可以出现关节活动受限和肌肉萎缩。临床表现4.全身状况诊断明确时,全身状况一般较差,表现为发热、不适、体重下降、贫血以至衰竭。个别病例肿瘤增长很快,早期就发生肺部转移,致全身状况恶化。瘤体部位的病理骨折使症状更加明显。治疗保肢治疗手术治疗治疗治疗骨肉瘤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即术前化疗手术术后化疗。有相当部分(约66%)的病例化疗效果满意。化疗通过抑制肺转移的发生而大大提高了生存率,而且化疗大大增加了保肢手术的机会,而不必行截肢术。对于典型骨肉瘤,如其术前化疗有效,则可行广泛大块切除术。但如化疗无效,则应行根治性切除或截肢。肺转移瘤常可行切除治疗。简要病史患者,黄宏岗,男性48岁,ID:C001212712,因“发现左大腿包块3年,渐行型增大3年入院门诊拟左股骨小粗隆骨软骨瘤入科,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高分化软骨肉瘤简要病史入科查体:体温36.1℃,脉搏8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50/92mmHg。压疮风险23分,跌倒/坠床1分,自理能力90分,疼痛评分0分。二便正常。睡眠好简要病史1、辅助检查:X线摄片示:左股骨小转子欠光整2、病理报告结果示:高分化软骨肉瘤简要病史简要病史手术患者于05-08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左股骨小粗隆骨软骨瘤病灶切除术,术后予一级护理心电监护,低流量吸氧预防感染,留置尿管,切口置引流管一根并记引流量等对症处理,于5月9日拔除尿管,5月10日拔除引流管。患者术后巴顿评分为14分,跌倒坠床评分为3分,导管脱落危险评分为4分。自理能力评分为20分。护理问题1、疼痛2、焦虑3、躯体活动障碍4、知识缺乏5、活动无耐力潜在并发症1、有皮肤受损的危险2、有导管脱落的危险3、有泌尿系感染的危险4、病理性骨折护理诊断与措施(一)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护理目标:患者疼痛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