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献给党,信仰同在”第一篇:“青春献给党,信仰同在”青春献给党,信仰同在翻开历史的水墨画,一种岁月的力量缓缓晕染开来。至今,我们永远不会忘记1921年7月的那一天,不会忘记浙江嘉兴南湖上那条小游船,因为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就诞生在烟雨迷蒙的南湖红船上,诞生在九十年前,那个让人充满希望的七月。岁月在白驹过隙的歌中激昂,新中国在党的领导下日新月异,进行曲唱遍了地球每个角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小时候,是鲜花灿烂的年龄。怀着红旗的憧憬,我带上了红领巾。从那时起,我知道了那鲜红的颜色是用烈士的血染成的,我分外珍惜。中学时代,在如梦如诗的岁月里,我怀着对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渴望,胸前佩带上一枚闪光的团徽。我是那样地自豪与骄傲。回首岁月,我不禁问自己。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生命是如此匆匆,我又该留下些什么呢。人是自由的,但又要对自己的命运和道路做出选择。那么回到那个命题:人的一生应该怎么度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这样回答了这个问题: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当我离开人世的时候,我会说,我把全部的生命与精力献给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这就是信仰,这就是动力。前不久,我和队友们代表西南大学参加了“XX市大学生‘校园之春’党史知识竞赛”。那段时间,每天晚上我们挑灯夜战,从南湖到井冈山,从平型关到西柏坡,从中南海到大礼堂,最终我们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决赛。比赛的成绩是次要的,但我在党史中学到的精神,感受到信阳的力量却让我久久不能释怀。第1页共12页历史告诉我们正是无数的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义无反顾,才换来我们今天国家的繁荣富强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什么力量促使他们这样做。对,是对共产主义事业忠贞不渝的信仰。那份潇洒,那份自豪让我激动,让我去思考。一个人若没有了信仰,就会失去精神支柱,就不再是一个心智健全的人。信仰就是旗帜,信仰就是方向。那么作为我,该拿什么作为自己的信仰呢。我把加入党组织作为自己在大学阶段的政治选择和前进目标,这样的选择和目标是正确的,也是崇高的,它为我平凡的生活带来了庄严与神圣,使我年轻的生命征程有了旗帜和明灯。我将执着于这样的选择和追求,坚定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艰苦奋斗的统一,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磨练意志,砥砺品格,增强党性,同党和人民一道,在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指引下,同心同德,勇于开拓,向着现代化的光辉目标前进,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进。胜利和成功永远属于具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和为之不懈奋斗的人们。宏伟壮丽的事业在召唤着我们。在此,我坚定地站在这里,对着党庄严宣誓。如果我是一块砖,我要去构筑祖国繁荣昌盛的大厦;如果我是一颗螺丝钉,我要去铺设民族走向辉煌的路轨;如果我是一棵小草,我要为祖国的春天奉献自己生命的绿色。第二篇:青春献给教育,青春献给党青春献给教育,青春献给党XX县区水冶镇第五初级中学高用秀我是五中的一名教师,普普通通,从事着跟大家一样的职业,平凡而又平凡。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光鲜,因为我所做的是应该做的。但21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感触颇深,让我心潮澎湃。特别是作为一名五中的教师,更是别一样的心情,别一番滋味。这么多年来,我感受着五中人与众不同的付出,与众不同的艰辛,与众不同的奉献。他们为了教育,为了可爱的学生,甘愿第2页共12页默默牺牲,但无怨无悔。因为,他们是五中人,五中教师,他们的身上所拥有的是五中精神,五中爱,无私的爱。因为他们甘愿青春献教育,甘愿青春献给党。这么多年来,我看到了五中的变化,五中的成长,感受着五中人,五中教师的精神,感受着五中教师高尚的师德。做为五中教师,他们深知自己学校条件的艰苦,深知自己学生的成绩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