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 78 页例 3 和 79 页相应练习。【教学理念】《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应该充满挑战与探索,创造与成功。在本课教学中主要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更有利于在关注学习过程的同时,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增强上进心。在教学中努力构建“构建模型→利用模型→拓展模型”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充分参与,积极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追求创新的人格,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是教学有多余条件的、稍复杂的用乘法意义解决的实际问题,教材呈现在商店买文具的情境,本课教材呈现的例题是商店里多种文具的价格,让学生从具体的生活情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根据问题筛选有用信息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并突出用画图、填空等多种的策略来解决问题的研究,从而逐步实现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要求。【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和掌握解决问题一般步骤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二年级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画一画,说一说,算一算等数学活动,利用直观的载体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学习特征。【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生活中有关求总价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学模型。2、初步培养学生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根据问题筛选有用信息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求总价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助学生初步建立“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学模型。【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能根据问题筛选有用的信息,正确解决问题。【教学准备】情境图、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开火车口算。6×45×32×75×43×42×87×45×82、创设情境引入:看来同学们对我们的乘法口诀掌握得非常好,老师想给同学们准备些奖品奖励大家。二、探究新知、构建模型(一)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1、教师呈现如下主题图:(教科书 78 页例 3 情境图)教师:同学们,在文具店里这么多文具,你喜欢什么作奖品?预设:学生提出各种文具:铅笔、文具盒、橡皮等。2、提出问题:老师想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