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 1:《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制定《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是健全监测评估公民科学素质体系的重要内容,将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提供衡量尺度和指导。《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是指中国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科学技术知识和能力的标准。一、《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结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精神三个范畴领域,共 26 条基准,130 个基准点,涵盖了《科学素质纲要》提出的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四科”,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两能力”的全部内容。《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结构表见表 2,其中,1-8 条基准为科学知识范畴的内容,有 44 个基准点;9-18 条基准为科学能力范畴的内容,有 54 个基准点;19-26 条基准为科学精神范畴的内容,有 32 个基准点。2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结构表基准内容1.了解生命现象、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的基本知识1-77 条2•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思维能力。8-136 条3.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14-218 条4•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22-276 条5.掌握基本的天文知识。28-303 条6.掌握基本的地球科学和地理知识。31-366 条7.了解人体生理知识。37-404 条8•掌握获取知识或信息的科学方法。41-444 条9•掌握安全饮食、合理营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生活习惯。45-517 条10.知道常见疾病和安全用药的常识。52-6110 条11.掌握安全出行基本知识,能正确使用交通工具。62-643 条12•掌握安全用气、用电等的常识,能正确使用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65-673 条13.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方法。68-725 条14.具备基本劳动技能,能正确使用相关工具与设备。73-775 条15.具有安全生产意识,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78-836 条16.掌握常见事故的救援方法和急救知识。84-885 条17.掌握自然灾害的防御和应急避险的基本方法。89-913 条18.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及其应对措施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92-987 条19.知道世界是可被认知的,能以科学的视角观察世界。99-1013 条20.能够系统地分析和解决问题。102-1054 条21.了解科学技术研究的过程和价值。106-1083 条22•理解和支持技术创新。109-1146 条23.了解科学和技术的关系,认识到技术具有两面性。115-1184 条24.了解全球环境面临的问题,与自然和谐相处。119-1224 条25.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123-1275 条26•崇尚科学,不轻信未经验证的信息。128-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