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浮力》教学设计【设计理念】1.从生活中浮力现象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将所学知识用于生产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2.在研究问题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科学方法探究,提倡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知识“发现者”、“创立者”,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自己设计、思考、讨论、实验等方式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浸没在液体和气体里的物体都受到浮力;②理解浮力的方向;3 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浮力,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动手实验,体验浮力的存在;会用称重法测浮力大小。(2)经历探究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的主人翁意识;(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相互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什么是浮力,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难点: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教法:实验、讨论、归纳、总结等的启发式教学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景导入播放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现象的图片,提出思考问题: 1.鹅为什么能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水,航空母舰为什么能在大海中航行呢?同学们猜想这里面可能蕴含着什么知识呢? 2.由于各种各样船的出现,才使人类的足迹由陆地延伸到海洋。万吨巨轮能够在海面上劈风斩浪,是什么原因让巨轮不沉入水底呢? 3.潜水艇能在水中自由地上升和下潜;热气球能载着重物飞上高空。想一想,为什么?学生活动:猜想上述现象蕴含的知识(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有一个向上的力或提到“浮力”)。大家提到了一个新词“浮力”。浮力怎么有这么大的魔力,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研究浮力。(板书:浮力)新课教学:一、浮力浮力的概念学生思考,并分组交流、讨论: 1.什么是浮力?它有方向吗? 2.漂浮的物体受到浮力,那么在水中下沉的石块、铁块等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作用?探究一:什么是浮力,它有方向吗?(投影)教师演示: (1)出示一个很深的量筒,将一个乒乓球放进去。提出问题:谁有办法不把量筒倒过来,就能把乒乓球取出来?你为什么能想到这个办法呢? (2)展示加水后量筒中的乒乓球和手中的乒乓球,让学生进行对比。鼓励学生观察、对比、思考、回答。学生体验:利用桌面上的工具,将乒乓球放入水中并逐渐压入水底,然后放手。在此过程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