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通策 钱江时代”建筑设计 著名建筑师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中国美院建筑系主任王澍主持通策・钱江时代建筑设计,以高度简洁的现代手法处理造型,整个设计都带有某种公共建筑的特征,以前所未有的态度提倡绿色,将环保意识渗透建筑科技,力求重现自然,同时赋予高层住宅新的理解,项目建筑设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艺术的融会贯通,将江南庭院元素搬到了空中,在二十多层的高层住宅上实现了合院住宅的感觉。独特的双层“盒子”结构设计、罕见的空中庭院花池、大面积的公共活动空间,带来高层住宅与自然声息相通的踏实感受。 通策・钱江时代景观设计由波特兰与西雅图联合事务所,美国著名景观建筑师 Robert Murase 亲力设计,丰富的高层绿化景观是钱江时代的设计特色之一,为了使业主在市中心高层住宅中也能体验到别墅生活才具备的园林感受,42个 6米挑高空中庭院构筑空中TOWNHOUSE,使居者能够拥有城市高层住宅中少有的绿化资源以及邻里交流空间的再现。在户型设计方面,通策・钱江时代由法国著名室内空间设计专家 Francois Gemgembre(尚博)进行国际思潮的空间重整,将古老的东方居住哲学与现代动感的欧洲设计元素完美融合,大面宽、大尺度设计出多款舒适房型,使居住品质得到全面提升。 “这是我的作品里最有意思的一个,与宁波美术馆那种不一样,它涉及到一个大的社会群体,有极强的参与性。所以 2000年中国实验建筑师在成都开会,我就说了这样一句话:这个实验建筑如果最后不能让住在上面的人有所为,它就是一个真正叫做自娱自乐的建筑。” 这其实是六幢近100米高的住宅,可容纳800住户,用200多个两层楼高的院子叠砌起来。每一户无论住在什么高度,都有前院后院,每个院子都有茂盛的植物。“住在里面的人,将来可以站在地面上清楚地指出,‘在第几层的第几个院落种着一棵桂花树的就是我家’。――我认为,人对自己的确认是从家庭开始的,而现在的住宅模式则把这个给摧毁了,完全是另一套体系,我试图让住在 100米高空的人也可以有住在地面二层空间的感觉。但要注意,我做的并不是在空中挖个窟窿种棵树的所谓空中花园,我更关注的是其中社会性、社会学的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居住的问题。” 王澍说这个作品已经不是普通的住宅设计,而是在召唤一种业已逝去的居住方式,显示一种对土地的眷恋,验证一种理想。“我坚持以为,中国实验建筑活动如果不在城市中最大的建设活动――住宅中展开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