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环境卫生学教学大纲

环境卫生学教学大纲_第1页
1/6
环境卫生学教学大纲_第2页
2/6
环境卫生学教学大纲_第3页
3/6
《环境卫生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科学。它既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又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环境卫生学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研究环境中不良因素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规律,并利用有益因素,提出防治环境污染的原则和措施。因此,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环境因素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基本理论,环境污染的数量变化和人体负荷,分析环境质量与机体效应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评价,为制定环境决策,加强环境管理和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二、学时分配 总学时为 90 学时,其中理论课 50 学时,实习课 40 学时。 章 节 内 容 学 时 合 计 讲授 实习 第一章 绪论 1 1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 3 3 第三章 大气卫生 14 16 30 第四章 水体卫生 10 10 20 第五章 饮用水卫生 6 10 16 第六章 土壤卫生 4 4 第七章 住宅与公共场所卫生 6 6 第八章 城乡规划卫生 2 2 第九章 环境质量评价 2 4 6 第十章 家用化学品卫生 2 2 合 计 50 40 90 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 绪论 [目的] 1、掌握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以及环境的定义。 2、了解我国环境卫生学发展简史及工作的主要成熟。 3、熟悉环境卫生学主要的研究内容和今后的任务。 [讲授内容] 1、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 2、我国环境卫生学发展简史及工作的主要成熟。 3、环境卫生工作与环境卫生学今后的任务。 [授课时数] 1 学时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 [目的] 1、掌握人类环境的基本构成、生物圈、生态系统、生态平衡、食物链 2、熟悉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3、熟悉人群对环境异常变化的反应。 4、熟悉微量元素与健康的关系。 5、掌握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基本规律。 6、掌握环境与健康关系研究方法。 7、了解健康危险度的基本组成和应用。 [讲授内容] 1、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态学基础:人类环境的基本构成、生物圈、生态系统、生态平衡、食物链;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 2、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 3、微量元素与健康。 4、环境污染与健康: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急、慢性危害及远期危害。 5、环境与关系研究方法:环境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环境毒理学研究方法。 6、健康危险度评价: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基本组成和应用。 [授课时数] 3 学时 第三章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环境卫生学教学大纲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