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古诗石灰吟优秀教学案例

古诗石灰吟优秀教学案例_第1页
1/6
古诗石灰吟优秀教学案例_第2页
2/6
古诗石灰吟优秀教学案例_第3页
3/6
古诗《石灰吟》优秀教学案例案例背景:负责教学的校长晚上 8 点半打来电话,说教研室的特级教师杨献荣老师第二天要到学校听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课。我是备课组长,况且从教 14 年以来,还从未被特级教师听过课,这样的机会怎可错过?因此欣然接受。正好教到古诗《石灰吟》,就教这课吧。上次正好参加市“轻松、高效、有创造”地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感受颇深,我就朝这个方向努力,上一堂扎扎实实的语文家常课。案例介绍:一、导入:1、先后板书:志、诗言志、托物言志,问学生是什么意思?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言志、托物言志的诗。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谦写的—— (学生齐读课题《石灰吟》 )。二、解释题目:1、“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有赞扬、称颂的意思。2、你还知道带有“吟”的诗题吗?(《暮江吟》、《游子吟》等)三、指导熟读诗文:1、师范读《石灰吟》。第 1 页2、“焚”是生字,前鼻音(学生读一读),字义,写法(上下结构,双木“林”,师范写,生也认真地写一个。)3、学习古诗文的第一步就是要读好诗,读准每个字音,将诗句读正确、流利。(学生练习朗读,指名读,齐读。)4、读出节奏美,就要体会在哪儿停顿,并能做到停而不断。(1)、学生自读体会。(2)指名读,师略加指导。(3)齐读。四、理解诗意:1、请同学借助注释,试着理解诗意,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地方,注上记号。出示:锤:敲打。 击:撞击。 若:好像。 等闲:平常事。2、同位互相说说。3、集体交流,师随机指导。适当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时加上关联词(如:即使身体粉碎变成石灰,也不畏惧。因为,它要把洁白干净的石灰留在人间。)五、体会诗情:1、诗中“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身碎骨”这三个词写出了石灰生产的过程,从这三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教师边说边在这三个词上用红笔画上红线。)第 2 页(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石灰生产过程的艰辛、困难重重、历经磨难。(2)师或学生简单介绍石灰制造的过程:石灰的前身叫石灰石,和珊瑚礁、大理岩的成分一样,将石灰石放入石灰窑中与焦炭混合在一起煅烧,就变成了生石灰。经过烈火的焚烧,它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这时的外形仍像一块块石头,但浑身雪白,十分耀眼。如果把生石灰放进水中,水立即沸腾起来,像烧开的水一样。经过这次沸腾后,又变成了熟石灰,模样也由石头外形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这时,把熟石灰和水混合就成了石灰水。你们看,我们教室的白墙就是石灰水粉刷出来的。(3)有感情地读好这三个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古诗石灰吟优秀教学案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