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AndrewS.Tanenbaum著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

AndrewS.Tanenbaum著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_第1页
1/12
AndrewS.Tanenbaum著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_第2页
2/12
AndrewS.Tanenbaum著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_第3页
3/12
计算机网络复习笔记 第一章 概述 1.Store-and-forw ard 存储转发 2.模块化的设计,将通信软件分割成小的相互叠加的层。分层的意义:相对简单、容易理解、容易实现软件的更新和升级。 3.协议,通信双方关于如何进行通信的一种约定,是不同通信体系中对等实体之间的通信规则。 4.协议分层的意义:简化了通信软件的设计、每一层的实现都是可替换的、每一层都向上层提供服务,而把如何实现这些服务的细节对上一层加以屏蔽。 5.QOS 服务质量 6.服务是下一层为上一层提供的一组原语(操作)。服务涉及层之间的接口。 协议,同一层上对等实体之间的通信规则。 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 7.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OSI 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TCP 传输控制协议 IP 网络之间互联的协议 8.OSI 七层模型及其功能。 (1)物理层,在通信信道上传输原始的数据位。 (2)数据链路层,相邻结点的通信线路构成逻辑“链路”,将上层数据组装成帧,并以帧为单位传输数据,具体问题包括成帧,差错控 制,流量控制,介质访问控制。点到点协议。 (3)网络层,控制子网的运行过程,关键问题是如何选路将分组从原端转发到目的端。具体问题包括路由,网络互联,拥塞控制。 (4)传输层,真正的端到端协议,负责将源端上层的协议数据传送到目的端。具体问题包括复用/解复用、分段和重组、差错控制、流量控制。 (5)会话层 (6)表示层 (7)应用层 9.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 FTP 文件传输协议 SMTP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U DP 用户数据包协议 ICMP 控制报文协议 HDLC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 ATM 异步传输模式 IETF 短期工程事项 ITU 国际电信联盟 IEEE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CSMA/CD 共享介质以太网 10.以太网的工作原理 以太网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以太网中的一台主机要传输数据时,它将按如下步骤进行: 1、监听信道上收否有信号在传输。如果有的话,表明信道处于忙状态,就继续监听,直到信道空闲为止。 2、若没有监听到任何信号,就传输数据 3、传输的时候继续监听,如发现冲突则执行退避算法,随机等待一段时间后,重新执行步骤1(当冲突发生时,涉及冲突的计算机会发送会返回到监听信道状态。 注意:每台计算机一次只允许发送一个包,一个拥塞序列,以警告所有的节点) 4、若未发现冲突则发送成功,所有计算机在试图再一次发送数据之前,必须在最近一次发送后等待 9.6 微秒(以10Mbps 运行)。 11.一般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AndrewS.Tanenbaum著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