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2 粗加工方法 § 4 .2 .1 区域式粗加工 该加工方法属于两轴加工,其优点是不必有三维模型,只要给出零件的外轮廓和岛屿,就可以生成加工轨迹。如图4 -3 5 。 区域式粗加工的加工参数如图4 -3 6 。 在加工完成的最后,有是否进行轮廓加工选项,即是否用刀具清一下轮廓,效果如图4 -3 7 。 §4.2.2 等高线粗加工 该加工方式是较通用的粗加工方式,适用范围广;它可以高效地去除毛坯的大部余量,并可根据精加工要求留出余量,为精加工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可指定加工区域,优化空切轨迹。图4-38 是一等高线粗加工的例子。 等高线粗加工的加工参数如图4-39 和 4-40。 “选项”包括以下两种选择。 · 删除面积系数 基于输入的删除面积系数,设定是否生成微小轨迹。刀具截面积和等高线截面面积若满足下面的条件时,删除该等高线截面的轨迹。等高线截面面积<刀具截面积×删除面积系数(刀具截面积系数)。要删除微小轨迹时,该值比较大。相反,要生成微小轨迹时,请设定小一点的值。通常请使用初始值。 · 删除长度系数 基于输入的删除长度系数,设定是否做成微小轨迹。刀具截面积和等高截面线长度若满足下面的条件时,删除该等高线截面的轨迹。等高截面线长度<刀具直径×删除长度系数(刀具直径系数)。要删除微小轨迹时,该值比较大。相反,要生成微小轨迹时,请设定小一点的值。通常请使用初始值 稀疏化加工为粗加工后的残余部分,用相同的刀具从下往上生成加工路径,如图4-41。这是一促类似于半精加工的加工方法,特别对于切深在、轮廓斜度在的加工条件而言,这种方法对于提高加工效率、改善粗加工后轮廓精度很有好处。此外,这种方法对于避免或者减小精加工台阶轮廓很有好处。 · 稀疏化:确定是否稀疏化 · 间隔层数:从下向上,设定欲间隔的层数。 · 步长:对于粗加工后阶梯形状的残余量,设定X-Y 方向的切削量。 · 残留高度:由球刀铣削时,输入铣削通过时残余量(残留高度)。指定残留高度时,XY切入量被导向显示。 区域切削类型在加工边界上重复刀具路径的切削类型有以下2 种选择。如图4-42。 · 抬刀切削混合:在加工对象范围中没有开放形状时,在加工边界上以切削移动进行加工。 有开放形状时,回避全部的段。此时的延长量如下所示。 切入量<刀具半径/2 时,延长量=刀具半径+行距 切入量>刀具半径/2 时,延长量=刀具半径+刀具半径/2 · 抬刀:刀具移动到加工边界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