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结合学生认知水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标进行教学设计,从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练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 教学思路1.本课以原地运球为主题,自制教具为辅助,原地运球技术动作为主教材,参与体验。2.创设多种活动形式,丰富原地运球的练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注重学生个体差异,进行个别指导。4.利用体育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三、 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小篮球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而原地运球是篮球运动中重要的基本技术。本单元计划四课时,第一课时计划完成篮球运动知识的了解及球性认识;球性练习:双手拨球、各种绕环、手抛球接球等;原地运球:准备动作、运球的手型、按压球的部位及感知练习。第二课时计划球性练习:双手拨球、各种绕环、双手抛接球等;球操:上肢运动,体转运动,踢腿运动,组合运动;原地运球:原地运球身体姿态、运球手型及按压部位。第三课时计划原地运球与游戏;素质练习—游戏:俯撑抢球。第四课时计划复习原地运球;原地运球技术考核。本节课为原地运球的第三课时,本课利用各种练习手段组织学生进行原地运球练习,既突出教学的重点又体现出教学的层次性。本课在完成原地运球重难点突破的基础上还向行进间运球进行拓展,启发孩子们对行进间运球的初步感知。本课的教材要点是把握球反弹后手触球的部位,掌握触球后随球缓冲和按压球的动作要领,并且在学习中培养抬头运球和保护球的能力。辅助教材是俯撑抢球游戏,在发展学生上下肢力量、协调性、灵敏性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学情分析1、由于我校学生多半是外来务工子女,学生接触球类运动的机会比较少,也很少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了解、关注篮球运动。所以学生在上篮球课时很积极、表现出很浓的学习欲望和参与热情。2、学生的素质发展不平衡,掌握技能的快慢不一。喜欢运动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的很积极、参与热情高,因此对技能的掌握较快。有些不喜欢运动的同学,尤其是女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怕累、怕苦的思想。3、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期,也是协调性、灵活性发展的关键期,身体素质,特别是上肢力量、身体的平衡和定向能力发展的主要时期。鉴于原地运球这样要求掌握基本技能的课程略显枯燥,因此,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