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风险管理1当前水利工程建设监理的现状与风险(1)水利行业于1990年正式推行建设监理制,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在保证工程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和确保施工安全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但与先进国家水利工程监理的水平相比仍存在诸多问题,诸如监理市场管理比较混乱、监理业务竞争不规范或垄断、监理外部环境差、监理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2)监理单位体制由国企或大部委“三产”企事业单位向专业化自负盈亏有限责任公司制发展,建设监理组织机构由隶属型向社会化企业发展,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健全,资质等级管理和企业人员管理进一步规范化。但仍存在重视业务来源,轻视项目管理,力争降低成本,整体监理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3)建设单位对监理认识不足,行为不规范,项目管理双轨制,权利义务不明确,监理工作独立性差。有的建设单位对实行工程监理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认为是“花钱找麻烦”、是“迫不得已”;有的把监理当作是检查质量的技术员,监理人职责权利得不到有效行使,建设单位处于强势地位,工程建设中不遵循工程建设的规律,乱指挥,随意变更工程合同内容,提高或降低工程标准,不合理地要求提前工程进度,进而容易造成工程质量或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建设单位的做法又无相应问责制度,导致监理单位责任风险增加。(4)工程建设中存在不规范行为。工程项目公开招标有暗箱操作,有内定承包人的现象,施工单位挂靠资质、层层转包,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管理人员不足、管理水平低,施工技术方案及措施不合理,影响施工质量,造成监理工作难度和监理任务成本增加。有的项目存在“边设计边施工”现象,还有的项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同属一家单位,造成工程建设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管理混乱,监理人员的决定和意见不能落实,监理效果不够理想。(5)监理单位自身管理水平和监理人员素质不高,内部控第1页共4页制薄弱,行为责任、工作技术、职业道德风险大。水利工程建设监理是为建设单位提供技术服务的过程,要求监理人员技术面广、技术水平高、业务精、组织协调能力强。而在实际监理过程中,存在“临时组建项目监理部,进场监理人员缺乏责任心,监理业务水平较低,专业技术型监理人员数量少,专业搭配不合理,监理人员稳定性差,监理工作脱节,职业道德教育和内部约束少”等现象,导致监理人自身引起的内部风险较大。(6)监理单位合同管理意识不强。有些监理单位为了取得监理任务,合同和法律维权观念淡薄,降低监理费或合同条款处处避让业主,造成监理方承担责任和损失风险大增。(7)风险管理意识淡薄,承担风险能力弱。大多监理单位认为,承包商是建设工程的直接生产者,是责任的全部承担者,实则监理单位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也经常有监理公司被处罚几十万元的例子,同时损失更大的信誉,甚至被吊销资质证书,且大多监理单位注册资本少,未提取职业风险基金,抗风险能力非常弱。2水利工程建设监理的风险管理2.1风险管理及其过程风险管理,就是通过对建设过程潜在的意外损失进行辨识、评估,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并对其进行监控,从而减少意外损失。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贯穿在工程项目的整个寿命周期,而且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风险管理一般要经过风险分析、风险防范与应对、风险监控三个过程。2.2水利工程建设监理的风险分析风险分析就是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通过辨识、估计和评价做出全面、综合的分析,为下一阶段选择、实施风险对策提供依据。其主要包括风险辨识、风险估计、风险评价三个步骤。2.3水利工程建设监理的风险防范与应对针对水利工程监理工作特点,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可选择的具体风险防范和应对措施有:(1)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重视风险管理,创造良好内控环境。监理单位管理层没有风险意识或风险意识淡薄,是不可能第2页共4页加强风险管理的。缺乏风险意识意味着面对企业有影响的风险很难被识别,或被识别出未能引起重视,或是心存侥幸,相信自己的“运气”比别人好,因而轻视风险管理,直到风险事件发生,后悔莫及。监理企业要想抓住机遇求生存图发展,就必须增强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