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峡 工 程 的 施 工 导 流 方 案 在 江 河 上 修 建 水 利 水 电 工 程 , 施 工 导 流 是 工 程 施 工 必 须 研 究 的 重 大 技术 问 题 之 一 。 由 于 受 江 河 来 水 周 期 性 控 制 , 工 程 施 工 进 度 往 往 是 和 洪 水 赛跑 。 又 由 于 施 工 导 流 建 筑 物 属 于 大 型 临 时 工 程 , 在 工 期 紧 、任务重 的 情况下, 往 往 采用施 工 技 术 超前、大 胆、灵活多变的 处理方 案 , 在 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的 施 工 方 法和 经验。 三 峡 工 程 也不例外, 在 施 工 导 流 各阶段都遇到不少技 术 难题 , 但都得到妥善的 解决, 为水 电 工 程 施 工 做出了新的 贡献。 1、一 期 围堰施 工 一 期 土石围堰布置经过中堡岛左侧, 束窄河 床 30%, 轴线长度 2 502.36 m,堰顶 高 程 为 80 m, 围堰高 度 为 30~ 40 m, 渡 汛 标 准 P= 5%,Q= 72 300m3/ s, 渡 汛 水 位 为▽78.3m,土石方 填 筑 工 程 量 为 328.5 万m3, 开 挖 29.9 万 m3, 混 凝 土防 渗 墙 4.9 万 m2, 帷 幕 灌 浆 0.41 万m, 土工 膜 4.92 万 m2, 旋 喷 墙 0.45 万 m2, 1993 年 10 月 24 日 开工 , 1994 年 6 月 完 成 施 工 任务。 该 工 程 技 术 难点 是 , 工 期 紧 、强 度 高 、施 工 技 术 复 杂 , 为保 证 在 一 个 枯 水 期 内 完 成 一 期 围堰工 程 施 工 , 除 加 大 围堰施 工 抛 填 设 备 外, 还 在 围堰轴线的 ▽70m 平 台 布置钻 机 打 先 导 孔 ,探 知 围堰轴线的 地 质 变化 情况。 根 据 探 测 资 料 研 究 和 修 改 围堰防 渗 结 构 型式 , 选 用和 加 大 施 工 设 备 的 投 入 , 以 适 应 变化 了的 设 计 方 案 。 在 砂 砾 石覆 盖层内含有 0.5~2.5m 的花岗岩风化块球体的地段,坚硬块球体除对冲击钻施工带来困难外,还容易把块球体误认为是基岩,既影响施工进度,也影响质量。在这种地段,就改用混凝土防渗墙下接双排高压旋喷墙,既加快了进度,又保证了质量。在堰基强风化岩层较厚地段、岩脉和断层带的强透水层地段,就改为混凝土防渗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