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esson1 元素和周期表 原子核的质子数被称为是原子序数,或质子数,Z。带电中性的原子中的电子数指的也是原子序数Z。每个原子的总质量非常接近于由它的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的总数。这个总称为质量数,A。一个原子的中子数,中子数由数量A-Z(原子序数减去质子数)。 术语元素指的是同一类原子的纯净物。在化学中这“类”原子是由原子序数决定,因为这一属性决定了它的化学行为。目前,所有的原子从原子序数1到原子序数107都是已知的;有 107个化学元素。每个化学元素被赋予一个名称和一个独特的符号。大部分元素符号仅仅是英文名字缩写形式的一个或两个字母组成的。例如: 氧= O 氮== N 氖==Ne 镁==Mg 一些很久以前已知道的元素,他们的符号是根据他们的拉丁名来命名的。例如:iron ==铁 copper ==铜 lead =铅 表1 中可以找到一个完整的元素列表。 早在17 世纪末期,罗伯特.波义耳就开始了这项工作,他提出了现在公认的元素概念,大量的研究使我们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有了相当的了解。1869 年,D.门捷列夫和L.迈尔,独立工作,提出元素周期律。按近代方式,该规律说明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呈周期性而变。换句话说,元素按照随着原子序数递增来排列,具有类似性质的元素将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于是,将具有类似性质的元素排列纵列,从而把元素排成表格形式是可能的。这样的安排被称为一个周期表。 同一横行的元素组成一个周期。从表中可以看出周期的长度不一样。有一个很短的周期仅包含了两个元素,其次是两个短周期各有 8 种元素,然后两个各 18 个元素的长周期,最后一个周期是不完全周期。这样的安排,在同一竖直的栏的具有相似的特点。这些纵列构成了族。前两个由8 个元素组成的族叫做主族元素,其他族的叫做过渡元素或内过渡元素。 在元素周期表中,一条着重线把元素分为金属(除氢外)和非金属元素。在线左面是金属元素,线右面是非金属元素。这种划分只是为了方便;在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的元素具有金属性与非金属性。这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元素包括所有的过度元素与内过渡元素都是金属。 除了氢,这种气体之外,第一主族的元素组成了碱金属族。它们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找不以单质存在的形式。然而,它们的化合物却广泛存在。所有的碱金属元素只显+1 价。与此相反,第一副族的铜,银,金比较不活泼。它们与碱金属相似,以+1 价离子的形式存在于化合物中。然而,像许多过渡元素所具有的特点一样,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