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经济发展目标探析1农村信用社发展概述农村信用社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批注设立的,组成方式为社员入股,主要是由社员对农村信用社实施民主管理,是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服务宗旨为:以农为本,为农服务。改革开放至今,在这三十多年,各个领域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信用社在这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绩。我们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以改革开放至今为基础,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1979年-1996年,该阶段我国初步形成了农村信用社,主要开展的是存款、贷款业务,规模较小,经营业务较为单一;第二阶段在1996-2003年,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目标得以明确,在原有的业务上,增加了服务三农的功能。第三阶段在2003-至今,农村信用社规模逐渐扩大,改革试点不断增加,金融业务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2003年,国务院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以"三农"为宗旨,以"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为要求,加快其产权体制和管理制度改革的步伐,使农村信用社逐渐成为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主体的金融机构,将农村信用社以农民充分连接起来,逐渐实现帮助农民致富,扶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任务。但是,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农村信用社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与社会市场经济相背离的问题,因此,急需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革。2目前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1)没有明确的金融定位农村信用社的主体为农民,实行的是同股同权制度,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对象为合作成员,主要的目的就是满足合作成员的金融需要,同我们常说的商业金融存在着较大差别。农村信用社从运行机制上来说,是介于商业银行与信用合作之间的金融机构,其运作模式往往体现出商业银行的特征,而并非信用合作。因此,农村信用社在做出一些决策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其运行模式的影响,使决策的制定困难重重。第1页共4页(2)管理制度不完善目前,大部分农村信用社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地方政府对于农村信用社过多干预,主要是因为农村信用社作为金融机构,能够推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政府在对金融资源进行配置的时候,往往以自己为主。虽然央行对省级政府的农村信用社管理规定了权限,但是,就目前来看,各地省级政府并没有完全按照规定管理,反而对于农村信用社干涉的越来越多,逐渐发展为为省级政府服务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在内部管理制度上,缺乏完善的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导致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在对工作人员进行管理的时候存在难度。(3)服务三农程度有限虽然农村信用社在服务三农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其服务范围有限,经营业务较少,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金融资本数量并不充足,满足不了目前快速发展的三农局面以及农户的需求,与完全实现"服务三农"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服务三农应当是全体银行的共同责任和义务,但是在现实中,往往将其按照职能以及地域等进行划分,与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相背离。(4)金融业务缺乏创新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说,突破业务范围和种类是目前农村信用社亟待解决的问题。就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范围来看,主要经营范围是以县城范围为主。在此经营范围下,农村信用社面临着三个问题:其一,农村信用社的规模较小;其二,县城范围内,各商业银行的数量之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其三,由于县城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对外开放的程度较低,因此,农村信用社的发展面临着严重的阻碍。(5)工作人员素质较低农村信用社的工作人员与国有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相比,无论是在业务能力还是在综合素质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任何一个行业,"人才"都是决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素质较低,导致其在处理一些业务上还不成熟,比如,对于不良信贷的分析能力较差,导致不良信贷问题的出第2页共4页现,影响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3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目标(1)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企业最基本,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制度。如果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企业必然面临倒闭。农村信用社改革前,管理制度不完善,组织结构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