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互联网发展历史

中国互联网发展历史_第1页
1/23
中国互联网发展历史_第2页
2/23
中国互联网发展历史_第3页
3/23
1. 1986 年,北京市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实施的国际联网项目--中国学术网(Chinese Academic Network,简称CANET)启动,其合作伙伴是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University of Karlsruhe)。 2. 1987 年9 月,CANET 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内正式建成中国第一个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并于9 月14 日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这封电子邮件是通过意大利公用分组网ITAPAC 设在北京侧的PAD 机,经由意大利ITAPAC 和德国DATEX―P 分组网,实现了和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连接,通信速率最初为300bps。 3. 1988 年初,中国第一个X.25 分组交换网CNPAC 建成,当时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沈阳、西安、武汉、成都、南京、深圳等城市。 4. 1988 年12 月,清华大学校园网采用胡道元教授从加拿大UBC 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引进的采用X400 协议的电子邮件软件包,通过X.25 网与加拿大UBC 大学相连,开通了电子邮件应用。 5. 1988 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采用X.25 协议使该单位的DECnet成为西欧中心 DECnet 的延伸,实现了计算机国际远程连网以及与欧洲和北美地区的电子邮件通信。 6. 1989 年5 月,中国研究网(CRN)通过当时邮电部的X.25 试验网(CNPAC)实现了与德国研究网(DFN)的互连。CRN 的成员包括:位于北京的电子部第15研究所和电子部电子科学研究院、位于成都的电子部第30 研究所、位于石家庄的电子部第54 研究所、位于上海的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位于南京的东南大学等单位。CRN 提供符合 X.400(MHS)标准的电子邮件、符合 FTAM 标准的文件传送、符合 X.500 标准的目录服务等功能,并能够通过德国 DFN 的网关与Internet 沟通。 7. 1989 年 10 月,国家计委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重点学科项目--国内命名为: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世界银行命名为:National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Facility of China(简称 NCFC)正式立项,11 月,该项目正式启动。NCFC 是由世界银行贷款"重点学科发展项目"中的一个高技术信息基础设施项目,由国家计委、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国家教委配套投资和支持。项目由中国科学院主持,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同实施。当时立项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科院三个单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互联网发展历史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