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传染病检测技术在血液筛查中应用的现状

传染病检测技术在血液筛查中应用的现状_第1页
1/6
传染病检测技术在血液筛查中应用的现状_第2页
2/6
传染病检测技术在血液筛查中应用的现状_第3页
3/6
传染病检测技术在血液筛查中应用的现状 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 邱艳 一、 血液筛查的发展历史 (PPT1)从血液筛查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在二十世纪 60年代,输血传染病高达 25%。1970年发现了乙肝表面抗原,然后对其进行检测,输血后的感染率降到 10%。1980年检测艾滋病病毒后,输血感染率继续下降,随后检查抗核抗体、丙肝等,输血感染率降到很低。 (PPT2)显示的是输血传染病的检测方法,1970年采用颗粒凝集法,1980年采用ELISA酶联免疫法,1990年采用化学发光法,目前多采用核酸法。 目前,输血感染率的残余风险逐渐降低,2001年达到百万分之几的概率。 二、HIV感染诊断 (一) HIV 感染诊断实验的种类 1. 抗体检测实验 间接酶联法测抗体 , 直接 ( 双抗原夹心 ) 法测抗体 , 快速诊断法检测抗体抗体确认试剂 , 其他抗体检测试剂。 2. 抗原检测实验:主要是检测 P24 抗原。 3. 抗原和抗体联合检测实验:与 ELISA抗体检测兼容性良好,成本低。 4. 核酸检测实验:核酸定性和定量检测实验。 (二)HIV检测的标记物 PPT6显示的是 HIV的不同标志物。HIV感染后的10天以内是窗口期,不能检测出病毒。约 5天后会出现P24抗原,即病毒核酸 RNA复制,随后机体的免疫系统对其进行识别,会产生 IgG、IgM。四十天后,会出现IgG抗体。这些标志物中,只有 IgG抗体是稳定的。 (三) HIV 抗体检测方法 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荧光试验(IFA) ELISA最早用去污剂裂解HIV 或感染细胞液提取物作抗原,IFA用感染细胞涂片作抗原进行抗体检测。 2.抗体确证实验 3.其他类抗体检测试验 (四)抗 -HIV EIA 检测试剂的发展 第一代是HIV-1病毒裂解产物,检测类型是IgG类抗体。第二代是HIV-1+2人工合成肽,检测类型是IgG类抗体。第三代是HIV-1+2基因重组,利用双抗原加锌法,检测IgG、IgM抗体,把窗口期缩短到三周。第四代是HIV-1+2基因重组,利用双抗原加锌法,检测IgG、IgM抗体与抗原,把窗口期缩短到两周。现在又加入核酸,可以缩短到一周之内,越来越安全。 (五)确证试验 初筛 HIV 阳性的,利用确证试验来确认。 确证试剂: 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WB)类确证试剂:抗原多为全病毒裂解抗原,用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将 HIV 蛋白按其分子大小进行分离,将凝胶中的不同 HIV 蛋白条带电泳转移至硝酸纤维薄膜上,加入病人血清孵育后,用抗人球蛋白酶标抗体染色,检测针对不同结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传染病检测技术在血液筛查中应用的现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