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信用衍生工具

信用衍生工具_第1页
1/23
信用衍生工具_第2页
2/23
信用衍生工具_第3页
3/23
信用衍生工具 信用衍生工具(Credit Derivatives) 信用衍生工具概述 信用衍生工具是一种金融合约,提供与信用有关的损失保险。对于债券发行者、投资者和银行来说,信用衍生工具是贷款出售及资产证券化之后的新的管理信用风险的工具。 信用衍生产品是用来分离和转移信用风险的各种工具和技术的统称,发展历程才十年,但在全球发展得如此迅速且日趋成熟,比较有代表性的信用衍生产品主要有信用违约互换、总收益互换、信用联系票据和信用利差期权等四种。信用衍生产品具有分散信用风险、增强资产流动性、提高资本回报率、扩大金融市场规模与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等五个方面的功效,但其功效的发挥也面临着障碍,未来的发展相应将出现新的变化。目前在我国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还是空白,但利用信用衍生产品将有助于缓解银行业出现的“惜贷”、化解金融不良资产以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显然信用衍生产品在我国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由于激烈的全球行业竞争,破产现象大幅度增加,企业债务违约率增加,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下降。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银行传统业务领域与商业银行争夺客户,蚕食市场份额,商业银行流失大批优良客户,市场份额逐渐萎缩。且随着经营成本上升和净利息收益下降,银行从传统贷款业务得到的收益已经不足以弥补这些贷款所具有的信用风险,在市场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境地。为了求生存求发展,商业银行不得不寻求新的技术来衡量和管理信用风险,信用衍生产品就应允而生,并得到了快速发展。信用衍生产品(Credit Derivatives)是国际掉期与衍生产品协会(ISDA)在 1992年创造的一个名词,用于描述一种新型的场外交易合约,最初的雏形形成于 1993年,但由于信用衍生产品本身具有的独特吸引力,其交易量增长迅猛,速度惊人。《欧洲货币》甚至宣称:“信用衍生产品的潜在用途是如此广泛,它在规模和地位上最终将超过所有其他的衍生产品”。目前,我国金融资产品质低,不良资产比重大,信用风险隐患严重。国内的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企业要求信用资产证券化、发展信用衍生产品的呼声越来越高,信用衍生产品在我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脉络与结构形式 按照国际掉期与衍生产品协会(ISDA)的定义,信用衍生产品是用来分离和转移信用风险的各种工具和技术的统称,其最大的特点是能将信用风险从市场风险中分离出来并提供风险转移机制。在信用衍生产品产生之前,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往往结合在一起,而任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信用衍生工具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