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名称 负数 总课时数 5 课时 教 材 简 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标准》第二学段这部分内容的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以往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现在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能力 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 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情感 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会读写负数,比较负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比较负数的大小 主 要 教 学 方 法 1、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负数的意义。 2、 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课 时 分 配 新授课 练习 课 单元测 试 单元试 卷 讲 评 机 动 2 1 1 1 教 学 后 记 第一单元试卷分析讲评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单元名称 负数 基本 情况 分析 班级 总人数 90-100 89-80 79-70 69-60 59 以下 6.1 59 进步快的学 生 待提高的学 生 基础 知识 掌握 情况 薄弱 环节 补救 措施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名称 圆柱与圆锥 总课时数 14 课时 教 材 简 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 圆柱、圆锥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本单元加强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加强了对图形特征、计算方法的探索;加强了在操作中对空间与图形问题的思考,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像过程中认识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知识 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能力 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