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当代时文的文化思辨》:让文化滋润心田点击上方语文学习可快速关注《当代时文的文化思辨》余党绪石海红选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5 年 1 月出版作者寄语我有意识地开展“万字时文”阅读大约在十年前。那时,我痛感学生的阅读量不足,而这有限的“量”,其“质”还常让我质疑。一开始,给学生补充一些小文章,譬如《读者》上的美文,“晚报”上的短章。时间长了,发现这些不痛不痒的“心灵鸡汤”并不能真正唤起学生的阅读欲望,对于改善学生的阅读素养似乎也没大用。这让我非常苦恼。为此,我尝试着给学生推荐不同种类的文章,并试图从中寻找学生阅读的某些规律。正是在这样的探索中,形成了“万字时文”的一些理念。时文推荐在卢梭铜像面前的思索文/林非我站在日内瓦的罗纳河边,眺望着一团火红的朝阳,正悬挂在东方缓缓起伏的山峦上,它燃烧出的满天霞光,轻轻地洒落在多少楼宇的顶端,洒落在面前这条清澈的河水里。我披着阵阵耀眼的光芒,急急忙忙地往卢梭岛走去,得赶快找见他的那一尊铜像,仔仔细细地观看着,好将许久以来阅读他著作的过程中间,逐步得到解开的有些疑问,在他面前再认真地回忆和思索一番。是将近六十年前的往事了,却还影影绰绰地在我的心里荡漾着。记得那一位很威严的国文老师,挺立在中学的课堂里,头头是道地串讲着《论语》里的章节,宣扬那“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伦理观念。班上的同学们都听得昏昏沉沉,惶惑不止,不是早已废除了帝王的统治,为什么还要毕恭毕敬地歌颂那古老得发霉的秩序呢?好不容易下了课,赶紧走进图书馆的时候,我很偶然地找见了一本《民约论》,似懂非懂地浏览起来。卢梭在两百四十年前写成的这部论著里面,就诉说着“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还说是“如果没有平等,自由便不可能存在”,而如果“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放弃人类的权利”。我被这几行似乎是闪烁出亮光的文字深深吸引住了,在心里反复地诵读着,觉得如果整个的人类,都能够这样自由地过活,平等地相待,那将会充满多么巨大的亲和力。只要厌弃与憎恶那种臣服帝王的说教,不再愿意磕头跪拜,温驯地去充当奴才,那就一定会憧憬此种自由与平等的境界。而如果真像是这样的话,整个熙熙攘攘的世间,肯定会无比美丽起来。卢梭的这些话语,真是道出了我一种朦胧的向往,还鼓励自己去消除满腹的疑惑和忧虑。于是,这个多么辉煌的名字,就像从我头顶升起的太阳一般,永远在心里不住地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