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课标要求1.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2.收集近年来我国某种自然灾害的资料,说明我国已实行的防灾、减灾措施以及主要成就。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构成以及世界和我国的进展情况,认识 RS、GIS 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了解自然灾害的防备措施,认识防灾与减灾的重要性。2.能力目标让学生学会从立体维度对地理概念、地理问题进行认识、分析和把握,初步学会阅读卫星遥感地图,进一步提高学生收集地理资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判别分析与综合评价的能力。3.情感目标客观面对自然灾害,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积极减灾防灾,增强减灾防灾的信心。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构成与进展,二是 RS、GIS 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三是自然灾害的防备。这三部分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体,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构成与进展是 RS、GIS 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的知识基础,RS、GIS 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是自然灾害的防备的前提条件,自然灾害的防备是目的。本节为第三章的第一节,是开启本章内容的钥匙,有统领全章的作用。本节教材内容与必修 3 教材中“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讨论中的应用”联系紧密,教学中要有意识的、主动的复习联系以往所学知识内容,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把握侧重点。重点: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构成,RS、GIS 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自然灾害的防备措施。难点:卫星遥感影像的初步判读;RS 与 GIS 在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预报与评估方面的应用。教学准备1.课前要求学生收集 RS 与 GIS 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的相关图片与资料。2.利用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图片】【阅读材料】1998 年 8月 6 日,长江荆江河段沙市站水位超过 1954年荆江分洪 44.67 米的水位,荆江大堤告急!江汉平原告急!武汉三镇告急!在这严峻的形势面前,有关部门按规定启动荆江分洪程序,正式向中央报告,并于下午 6点实施人畜大转移。24 小时内,荆江分洪区共转移群众33.2 万人。8 月 7 日晚,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就荆江抗洪做出了一系列决议,其中的一项是:根据荆江抗洪的严峻形势,要迅速做好荆江分洪区的群众转移工作,无论是否分洪,都要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并授权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审时度势地决断。为此,国家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