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改经验总结材料在生命课堂中收获快乐**,男,**年*月*日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2001年11月毕业后到**中学参加工作至今。于2005年9月担任七年级数学备课组组长;2008年担任08届年级主任;2009年9月份担任教务处副主任;始终担任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教学中,我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紧跟时代的步伐。课堂上,我力求思路清晰,生动有趣,浅显易懂,科学高效,我更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作为一线教师我努力做到四个突出——突出特色课堂、突出骨干带头、突出家校共育、突出个性发展。作为教导处副主任我始终坚持“科研先导”、“理论先行”,坚持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紧密结合,以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思想理念为根本,以常规建设为基础,以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以教科研为龙头,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为突破口,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教改实践。所以,无论是在学校的教学岗位上还是在管理岗位上,我都力求使自己成为科研型的教育工作者。期间,最大的体会就是:只有通过教学改革才能提升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境界。历年来我所授课的班级成绩均名列全市同级学校前茅。学生在鹤壁市教研室组织的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中获优秀成绩,连续获得优秀辅导奖。同时还注重教科研和教学经验的积累,不断探索,共撰写了多篇教学论文,分别在初中数学报纸、刊物上发表。一、努力提高完善自己,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管理能力作为教学备课组长,建设和完善教研组常规工作,是教研组工作正常运转的根本保证,是切实提高教研质量的前提条件。为此,每学期开学初我就带领全组同志认真讨论,研究制定出清楚、规范、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计划。我们坚持开展每星期一次的教研活动,每月一次的教育理论学习。进行集体备课,每次教研活动都严格要求,务求做到有中心发言人和相关发言记录,每学期结束有教学工作总结和本组的教学札记。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全面铺开,初中数学教材不断换新的特点,我经常性的和教研员加强联系、和兄弟学校开展教学研究,进行教学活动交流。在备课组里,与各位教师互相磋商教学方案,共同探讨教学疑难,编写出了具有本组特色的电子教案、学案和教学后记以及授课之后对教案的修订,这样既很好地发挥了集体的备课力量,同时又大大减轻了任课教师的教学强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并且在每一学期之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未雨绸缪,从网上或其他资料中收集相关信息,制成本组的资料库,内容丰富,包括近几年来的中考试题、教师编写的论文集、课件以及制课件的素材等,为后期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我还积极落实集体听课、评课制度,每周至少听3节课以上,经常听本组老师的课,认真听好组内公开课、相关学科的公开课,学校组织的汇报课、研讨课、示范课等。听课有记录,有感悟,有反思,听课后及时评课,扬长避短,实事求是,形成浓厚的教研气氛。我把每一次公开教学作为提高锻炼自己的机会。在教学常规方面,要求大家必须做到“四个化”。备课教案要规范化;课堂教学要行动化;作业布置要适量化;课后辅导要经常化。并对这“四个化”进行多种形式的检查,以促进教学常规的落实。二、开展教法研究,实施教师的过程性教学和学生的体验式学习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心环节,教研组的生命力在于开展卓有成效的教学研究活动。人生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受到别人的赏识和尊重。对学生而言,同样如此。所以在教学中,我注意做到善待每一位学生,用爱心让孩子们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学业有所进步。成绩差的学生,一般表现为缺乏上进心、荣誉感,似乎无自尊可言,其实不然,在他们内心深处,也同样有着强烈的自尊心,也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因次,我非常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经常把掌声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主动和后进生交朋友,处处关心爱护他们,给他们补课,用情感去感染他们,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因此,我力求向45分钟课堂教学要质量,把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主攻目标,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攻方向,充分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