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谭喻馨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目录摘要 …………………………………………………………………… 1关键字……………………………………………………………………1引言………………………………………………………………………11.我国灾害分类体系建立的背景………………………………………22.我国灾害分类体系的构建……………………………………………33.我国灾害分类体系的特点……………………………………………6 3.1 科学严谨,可讨论性强 3.2 适用范围广,可推广性强 3.3 创新性强,进展空间大4.我国灾害分类体系建立的意义………………………………………7……………………………………………………………………8………………………………………………………………9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摘要:随着人类生存环境被破坏程度的加深,灾害的发生愈加频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各类灾害事件都会对国家和人民的财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甚至还会对人民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对灾害事件进行科学有效的分类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基础。在已有讨论的基础上,我国先将灾害按灾型分类,之后按灾类分类,最后按灾种分类,形成三层分类体系。同时讨论灾害分类体系的特点及其意义,促进人类对灾害的讨论,为讨论提供更加清楚的方向,进一步减少灾害的发生,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并为人类敲响科学防灾减灾的警钟,促进社会和谐。关键词:灾害事件;三层分类体系;背景;特点;意义 引言 伴随着人类对环境的开发,由环境破坏导致的灾害逐渐频繁,近年来更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2024 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 3155 人死亡,主要的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包括台风、洪涝、滑坡泥石流等。2024 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 2325 人死亡,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被洪水冲走、雷击、山体坍塌、泥石流掩埋、建筑物倒塌。2024 年,“5·12”汶川大地震已造成 65080 人遇难。自 2024 年的一月起至二月,中国共发生地震灾害多达 10 起以上;智利也饱受地震的侵害达 3 次以上;美国受水圈类灾害的侵袭,损失难以统计。 由此我们可想而知,灾害具有的极大的破坏性,是影响人类社会和谐进展的一大因素。同时,由于各种基础的灾害知识的不健全,关于灾害的讨论也受到影响。比如灾害分类方面,就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在此之前,已经有很多专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