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数列考题中大多都是考通项和求法,特别是在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数列问题中,数列通项公式的求解问题往往是解决数列难题的瓶颈,所以掌握求通项的方法是学好数列的最基本的要求。现在的高中数学中数列通项主要有以下一些求法:类型一:观察法求通项公式1、写出数列 1,-2,3,-4,5,的一个通项。答案:2、写出数列 1,0,1,0,1,的一个通项。答案:3、写出数列 0,,,,,的一个通项公式。略解:先将原式不含 0 的项变形为:,,,,观察出第一项应该为:。最终归纳得出:4、3,33,333,3333,……答案:类型二:定义型主要是利用前 n 项和的定义去求数列通项:。在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时一定要单独讨论。题型一:公式的直接应用1、求下列数列的前 n 项和为。(1)略解:(1)当时 (2)当时 将两式相减得: 从而得:2、求。略解:(1)当时 ,从而得 (2)当时 将两式相减并化简得: 由于,得,从而知是等差数列。易得:题型二:假如题中出现了,或时,一般都是逆用公式,将换成。3、已知数列中,=1,前 n 项的和为,且,求.略解:将变形为,两边同除得。即知为等差数列,先求,进一点求出。4、设数列的前 n 项和为,若=1,且满足,求的通项公式。略解:将代入原式得:。化简即得:。题型三:将类型一中的拓展成任何一个前 n 项的形式,进而去求数列的通项。5、设数列满足,.求数列的通。解:(1)当时,(2)当时,由原式可得两式相减得:即综合(1)(2)得10、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且对任意的都有记数=1n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列前 n 项的和为。(1)求证:(2)求的通项公式。解:(1)由题可得(1) (2) (1)—(2)得即:。即。从而得到: (2)由(1)得: (a) (b) (a)-(b)得:即 。 从而得:。即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以下略。类型三:递推型一、累加型:(适用于型数列)1、已知数列满足,试用 a、b 表示。略解:由原式得:将上式相加得:,从而易求。以下步骤略。2、已知数列{an}满足a1=12 ,an+1=an+1n2+n ,求。解:由条件知:an+1−an=1n2+n=1n(n+1)=1n− 1n+1分别令n=1,2,3,⋅¿⋅¿⋅¿,(n−1),代入上式得(n−1)个等式累加之,即(a2−a1)+(a3−a2)+(a4−a3)+¿⋅¿⋅¿⋅+( an−an−1)=(1−12 )+( 12−13 )+( 13− 14 )+¿⋅¿⋅¿⋅+(1n−1−1n )所以an−a1=1−1n a1=12 ,∴an=12+1−1n=32−1n3、数列满足,且对任意的,总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