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运算律教学目标:⒈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和乘法运算律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会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的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根据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合理灵活地使用各种运算定律,体验运算律的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⒊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会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教学难点:正确地运用加法、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课时划分:5课时课题: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材第56——58页的例题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⒈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的结合律,并初步感知加装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⒉使学生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自己发现的运算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学生答感,干干培养归纳、推理的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水平。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的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的结合律。教学难点:运算律的概括。教学准备:情境图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出示课本第56页的情境图:(1)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2)从你获得的信息中,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参加跳绳活动的有多少人?”“参加活动的女生有多少人?”“参加活动的男女生共有多少人?”……(3)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好多有关加法的运算,在加法运算中还有一些规律性呢,你想知道吗?板书课题:运算律二、探索新知⒈探索加法交换律(1)提问:要求跳绳的人有多少人,应如何列式?(学生列式,指名做法不同的两人板演)(2)比较这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说明:这两个算式算出的都是跳绳的有多少人,结果相同,因此可以用等号连接.板书:28+17=17+28(3)出示计算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比较它们的结果,在圆圈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38+12○12+38420+30○30+420123+235○235+123(4)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以上几组算式.提问:你们有什么发现?(让学生用语言说一说这一规律)指出:这个规律可以用字母或符号来表示.板书:a+b=b+a(5)指出:这一规律叫加法交换律。我们学过的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来验算加法,就是应用了加法交换律.2、探索加法结合律:(1)提出第二个问题:“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提问:怎样求一共有多少人?(学生列式,指名不同列式方法的两名学生板演)(2)请同学们比较这两个算的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说明:这两个算式求出的都是一共有多少人,结果相同,因此可以用等号连接。板书:(28+17)+23=28+(17+23)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这两个算式中三个加数分别相同,加数的位置也相同,但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不同)(3)出示:计算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比较它们的结果,填上合的符号(30+10)+50○30+(10+50)(27+23)+47○27+(23+47)讨论:这三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从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这个规律可以怎样表示?板书:(a+b)+c=a+(b+c)(4)指出:这一规律我们叫它加法的结合律。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吗?三、综合练习1、想想做做第1题出示题目,让学生说说每个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先同桌说说,再指名交流。注意最后一个等式应用了两个运算律,既运用了交换律又运用了结合律。2、第2题。让学生先填一填,再说一说各是怎样想的?运用了加法的哪条运算律。3、第4题(1)让学生一组题一组题地计算。(2)组织全班共同订正。(3)比较:为什么每组两题的得数相同?每组中哪道题的计算比较简便?为什么觉得简便?4、第5题学生独立练习,思考:这种形式的练习有什么作用?四、拓展练习1、计算:11+101+1001-32、计算1+3+5+7+9+11+13+15+17+19五、总结延伸: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两条运算律?你能说出它们的字母表达式吗?你能用自己的话...